ops8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九十四章 军户与民户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九十四章 军户与民户(1/3)

  “对老大的说法,你们怎么看?”

  朱棣有些消化不了。

  老大说的很直白,通俗易懂,话里的道理听起来是那么回事。

  但是呢。

  朱棣很难接受。

  光粮食多了不好的这个观点,虽然知道老大说的不是字面上的意思,照样还是膈应。

  “阿弥陀佛。”

  姚广孝回了一句佛号。

  这就是当和尚的好处,遇事不决阿弥陀佛。

  葛诚就没有这个借口,只能犹犹豫豫,“大公子睿智,他的想法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能以常理度之。”

  两个亲信都是如此,朱棣哑然。

  “好吧,你们也不懂。”

  “看来儿子太聪明了,也不是好事。”

  这句话说得莫名其妙。

  多少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才。

  葛诚苦笑的看向姚广孝,姚广孝也垂着眼睑。

  “只几个月的时间,大公子不但为王府提供了两万两银子,又养活了两千军户,还有工厂的工人。”

  “如今修的铁道,我看其中有很多讲究,不光是运煤。”

  “大公子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葛诚一一数道。

  朱棣隐晦的瞅了眼葛诚。

  铁道当然不简单。

  难道葛诚看透了里面的重要?

  对于铁道的作用,朱棣和谁都没有说。

  按照老大的说法。

  铁道能带来巨大的利润。

  它将会是一条商道。

  所有的商品,以后都会从铁道运输,因为铁道的便利性,和运载量,让商品的运输成本压到了极致。

  不用强迫的手段。

  谁家的商人都会使用铁道。

  因为谁不用,谁的商品就卖的比别人的贵。

  当今时代。

  运输成本是商品价格中的最大一项成本,不光是明面上的开支,还有各地隐晦的打点。

  而铁道全部控制在了手中。

  从铁道对商品的运价中,就能控制商品的价格走势,还能变相的收取商税。

  除了促进繁荣,还有军事的作用。

  了解了这些信息后,比起蒸汽机,焦炭炼制厂这些,朱棣最看重的其实是铁道。

  不然才不会这般大费周章,抽调军户两千人,他需要承担不小的压力。

  但谁曾想,老大还藏了一手。

  蒸汽机的作用,比朱棣想的还要巨大。

  农业离不开灌溉。

  水渠能修到哪里,哪里就能变成良田,而蒸汽机抽水机可以让原来的水渠,修建到离河流水源更远的地方。

  作用性一下子超过了铁道。

  至少朱棣是这么认为的。

  可老大偏说不重要。

  “今日之局,皆有大公子而起,解铃还须系铃人,王爷可以等一等,先看大公子如何解局。”

  姚广孝终于说话了。

  有了思考的功夫,比葛诚说的要明白。

  “也只能如此。”

  法子是朱高炽提出来的,说的很详细,可众人还是难以理会,自然如姚广孝所言。

  过了几日。

  皇帝的刀还是落了下来。

  出乎意料的,落在了宋国公冯胜的头上。

  冯胜是谁?

  那是资历最老的一批人,开国六王之一,当朝仅存硕果的元老。

  无论是傅友德,还是蓝玉,在冯胜面前都是小辈。

  “首先,要搞清楚原由。”

  “其次,是止于此还是会有下一步的动作。”

  “最后,应天府的事,多打听打听。”

  姚广孝主动请命再探应天府,朱棣思来想去,虽然知道此行对姚广孝有危险,可的确忍耐不住。

  后一句。

  说明了朱棣还是关心某些事情的。

  “还有就是,老大的事情,有没有传到应天府。”仦說Ф忟網

  对于儿子,朱棣还是担心的。

  长子在自己面前能一套套的讲大道理,自己不跟他计较,可在他皇爷爷那里可不行。

  想到这里,朱棣恍然大悟。

  父皇最喜欢跟人说教,老大难道是遗传了他皇爷爷的性格?

  只可惜。

  他皇爷爷的一生,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

  铸就了坚硬的脾性。

  善于学习,但是观点极其的坚定。

  希望人们按照他的想法做事,因为他的成功,他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