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九十四章 军户与民户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九十四章 军户与民户(2/3)

比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看的要遥远。

  在这点上。

  长子和父皇类似。

  两人都认为自己正确无比,别人是错的。

  长子脾气硬。

  他皇爷爷脾气更硬。

  “大公子所办商事,在有些人眼里是小事,又没有和人纷争,应当不会有人特意传播,恐怕也无人看重。”

  “如此才好。”

  朱棣衷心的说道。

  国家大事前,老大的事不足轻重,可父皇非常人,再小的事也不会疏忽。

  精力实在是旺盛。

  大哥早逝。

  说不得就是被父皇所累。

  谁能像父皇那样?

  朱棣扪心自问,自己也比不了。

  不是没这个心,不愿意吃苦,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希望老大不要闹出事才好。”

  ……

  卫所是卫所,军营是军营。

  卫所是地方军屯机构,军营则用来防御出击。

  后者从前者中征召,不光是士兵,包括将领也是。根据军职的大小,从相应级别的千户百户中征召。

  除了关键地方的兵堡等军事重地,是常驻兵营,由卫所轮流服兵役外。

  大部分卫所,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会入营服兵役。

  世袭的只是卫所的官,不是军营的职务,两者区别不小。

  例如燕山三个护卫。

  没有战事的时候,卫所服兵役最稳定的是几百名王府亲卫,然后是北平城的卫戍部队。

  这些常年服役的需求,要不了一两万人,不需要服兵役的军户,则在卫所种地,操练。

  两千军户组织到了一起,等于变相的成立新营。

  除了包吃之外,每个月还有一两五钱的工钱,对普通军户非常有吸引力。

  家里不但少了双筷子,又多了一项进益。

  至于种地。

  人数越多不代表收获越多,人均收获反而下滑,所以家里少了一个人种地,对军户并没有影响。

  从军户中招工,有诸多的好处。

  “这位是朱能,燕山中护卫副千户。”

  “这位是徐宁,工程队掌柜。”

  两人一个比一个年轻。

  朱能大惊。

  他以为工程队的掌柜,年龄至少是中年人,没想到大公子这般信任,眼前的人比自己还要小好几岁的样子。

  徐宁是白身。

  立马上前行礼。

  朱能主动拉住徐宁,连称,“不必如此。”

  朱能刚刚承袭职位,又年轻,也是朱高炽用他来负责工程队的原因之一。

  否则换做是丘福,他担任千户多年。

  卫所里管着一千多户军户种地和操练,能把工程队的管事们看在眼里?

  真有什么事情,工程队的管事们,也不敢和丘福商议。

  工程队这边扛不住。

  “三日后,两千军户就会抵达,你们要尽快商议好,怎么分配人手,平时怎么配合。”

  这是朱高炽第一次的尝试,所以非常重视。

  无论是徐宁,还是朱能,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

  徐宁身份最低,自然态度谦逊。

  “我很早就听大公子提起过你,夸你是个人才,你我今日有缘,共聚一起为大公子办事,不以身份论高低,只尽力办好大公子交代下来的差事,才算是尽善。”

  “朱千户有此言,那就素在下冒犯,日后有得罪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徐宁硬着头皮说道。

  一切都是虚的,只有办好工程队的事,才是实际的事情。

  自己区区一名白身,能得大公子看重,是因为自己能做事,把事情做得好。

  如果顾及甚多,以至于耽误了工程队,才是得不偿失。

  反而只有把工程队打理的尽然有序,反而不用在乎谁,哪怕是千户都不惧。

  两千军户,虽然解决了用工问题,可谁不忧虑?

  以后打交道的都是百户千户。

  束手束脚恐怕什么事都做不成。

  “你们能这么想,才不枉费咱的心意。”朱高炽笑道。

  工业发展起来了,是国家的命门。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自己当了皇帝,自然会成立工业发展部门,还会设立财务部。

  大明最大的问题,根据后世对大明的研究,就是财务的问题。

  他需要干实事的人。

  官员他目前用不动,也没多少人符合他的需求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