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九十三章 改变大明的生产模式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九十三章 改变大明的生产模式(1/3)

  穿越以来,朱高炽没见过朱元璋。

  原主儿时的记忆也较为模糊,所以对朱元璋的旧有印象,除了重惩贪官之外,就是屠戮功臣,杀性甚重。

  且知道太子的病逝,会是洪武朝最后一次大规模屠戮的诱因,难免有些顾忌。

  如果朱棣愿意把关,最大程度的支持自己。

  而自己做的事情,万一会触碰不该触碰的事,朱棣自然也会出面拦住自己。

  等于多了一道保险丝。

  那么自己就不再有心理负担,可以放手施为。

  “工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朱高炽笑道。

  “工人们整日呆在工厂,日复一日烦劳工作,会让他们同房的次数减少,那么生的孩子也就减少了。”

  这下子不光是朱棣,连葛诚和姚广孝,两人都忍不住看了眼大公子。

  大公子话里话外不离男女之事。

  难不成平日都在琢磨此事?

  血气方刚,受得了吗?

  看见众人面色古怪,朱高炽胜券在握,认为自己震惊住了他们。

  对工业计划。

  朱高炽是有信心的。

  让大明近亿人口,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全面进入工业社会,他也是有信心的。

  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三样核心技术,在大明并不是问题。

  而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后世不已经供了经验吗?

  从第一次分配百分之十的农业人口失败,到第二次继续分配百分之十的农业人口到乡镇工业。

  不但没有再遭受到粮食短缺,也没有从国外进口粮食,十年之间,农村的工业品增长了整整十五倍。

  从模仿别人失败,到陷入马尔萨斯贫困陷阱中。

  乃至尝试自己的方式,遇到了第三次工业化失败,总结经验后在第四次工业化成功。

  把近代英国,美国,以及日本三个国家,所经历的革命性经济变革浓缩到仅仅三十五年,一代人的时间里。

  这个成果震惊了世界。

  是先烈们摸着石头过河淌出来的果实。

  证明了一个十亿人口,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是可以迅速的发展为工业国家。

  当然。

  朱高炽没有认为自己的有生之年,大明能达到后世的科技水平。

  但是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后世国家发展的经验,让大明整体进入初级工业社会。

  在有生之年,朱高炽认为是可以达成的。

  他不需要摸石头过河。

  他有图纸,可以直接搭建桥梁。

  前提是朱棣支持自己。

  而自己是他的长子。

  这是自己最大的优势,其次才是脑海中的知识。

  “就这么简单?”

  葛诚茫然的问道。

  大公子的话,有些道理,可总感觉不太对劲。

  “你不能跟着他的话去想,容易被他哄住。”朱棣有些免疫了长子的道理,指点了葛诚一番,然后才反驳道。

  “你刚才说山东,山西流民之事,可见百姓们都吃不饱肚子了,不以农为重,难道以商为重?商能变出粮食来?”

  “经商能挣钱,人人都去经商,谁来种地?”

  “种地的只够填饱肚子,跑去经商的赚了大钱,回头又来买地,这般下去,岂不是伤农?”

  朱棣一长串的话,吓了朱高炽一跳。

  他长进了?

  见到儿子的神色,朱棣意犹未尽,总算自己也有能说过长子的时候了。

  朱高炽清了清嗓子。

  看来用简单的理论,已经说服不了朱棣了。

  “粮食是必需品,衣服是日常用品。”

  “在满足衣服的前提下,是要粮食充足。”

  “衣服可穿,也可以不穿,而粮食一定要吃,不吃会死人。”

  “工业能吸收无地的流民,是有益处的,但是如何在不危害粮食的情况下,在我朝的环境中,让工业得到发展呢。”ωww.xSZWω㈧.NēΤ

  后世国家第一次失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可忽略了原始农业生产缺乏规模效应这一事实,低估了土地的边际产量对劳动力投入的迅速递减。

  换句话说。

  在生产力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土地出产的上限是改变不了的,投入再多的人力,土地的产出还是止步于此。

  失败是成功之母。

  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为下次的分配提供了经验,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