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国·白马啸啸玉体横 第二回 胡太后登寺盼永宁(4/4)
宋云回到朝中,将此事详细禀明胡太后。胡太后修书一封,吩咐少林寺住持细加照料,并定于九月往嵩山前去探望。
金秋九月(庚寅日),霜降嵩山,群峰秋色盈红,树叶流丹,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数种红叶竞相斗艳,耀眼夺目,娇艳似火。初看红叶绚丽斑斓,再看红叶如火如荼,三看红叶落时飘丹。
胡太后仿佛待嫁的女孩儿,身披红锦,高坐紫红轿之中,红得炽烈,红得诱人,似要与娇艳似火,瑰丽似霞的红叶媲美。随行人员均一色黄色服饰,盈金秋色相映成趣。漫天红叶散落在山道上,飞舞在山涧水边,又如天女撒下的胭脂屑,把嵩山的峰和水,都晕染开去,变成各种各样的红,或浓或浅,各有风情。胡太后徜徉在这秋景中,面盈霞光,不及细品人已醉,仿佛进入了“车轿行十里画屏上,身走四方红叶中”的往生极乐世界。
太后领众人登上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立峰顶举目远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浩荡的黄河一览无余。太室、少室二山石壁陡峭而苍茫,山乡妙曼而秀雄。众山峰身披彩锦,峰峦俊秀;红叶袅袅,漫山遍野;山果累累,晶莹如玉。红叶绿水映衬下的黄菊,则会随风送来沁人心脾的清凉,直入肺腑。被拥在山的怀抱中,顿觉心旷神怡,杂念全消。不远处,菩提达摩正在打坐面壁。太后领着昙鸾大师和菩提流支大师,在卫士的搀扶下来到菩提达摩面壁处。菩提达摩也不起身,口念喃无道:“太后方才登峰所见即所得,此所得胜于五彩舍利珠。之前老衲在洛阳曾提到五彩舍利子,有可能招来兵争之祸。此乃与有违佛祖心愿,不可不可,就让其随遇随缘。罪过罪过,阿弥陀佛。”太后点头称善。太后再言,菩提达摩一直闭目不语。太后见此景,也盘坐在随从携带的红锦莲团之上,眼观鼻,鼻观心静坐冥想。霞光照在太后红妆上,再继而映照在石壁上,外加红叶映衬,将菩提达摩背后的壁崖晕染得万红千紫。
凉风习习,昙鸾大师等人担心太后着凉,在几人苦劝之下,太后辞别菩提达摩。菩提达摩留赠太后一谒语:“山巅红叶临深渊,洛水泛滥啸朝堂。数载之后重相见,不着红妆换僧装。”太后虽然不解其义,但强记在心。临行之际,太后赐赠菩提达摩一枚大如童拳的水火珠,轻言道:“感谢大师赐言,朕体察大师住在此水火难至的山中,特赠此水火珠。此水火珠虽不大,但圆明洞澈,夜间明如火烛,可作照明之用。”
太后移驾少林寺,当晚与昙鸾、元怿等人谈论佛事。从水火珠谈到夜明珠,从夜明珠谈到舍利珠,又从舍利珠谈到五彩舍利珠。正谈论间,从洛阳传来奏折,大意为:北方柔然大可汗豆罗伏被杀,其二子艾纳瑰被部众推举为新可汗,但艾纳魂的兄长施发不服,率从造反,用威力相威逼。艾纳瑰虽势弱但不示弱,不愿退让汗位,请求大魏派兵支持。太后与元怿等人商议后提笔批道:“师出无名。若先归还五彩舍利子和波斯雄狮,方可予考虑!”次日太后率众人起驾还宫。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