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又三国·白马啸啸玉体横 > 第一回 梁武帝礼佛建康城

又三国·白马啸啸玉体横 第一回 梁武帝礼佛建康城(2/5)

统、直阁将军陈庆之向菩提达摩一一作了简介。菩提达摩听后打量萧统,道:“一路行来,人皆言太子温和敦厚、仪表堂堂,果不其然。”萧统道:“尊者德厚流光,惮赫千里,远渡重洋,不辞万里来我大梁,万千僧俗如大旱望云霓。弟子款学寡闻,祈盼尊者多多赐教。”

众人将菩提达摩迎至清溪寺歇息。那清溪寺正殿整个殿房施八角石柱,殿内四根金柱上雕着吞云吐雾的游龙,飞驰翻腾的舞凤,飘然欲生的飞天,跃马执鞭的武士。八根檐柱上饰有浮雕,画有祥云坐佛、莲花化生、凤戏牡丹、孔雀穿花以及群鹤闹莲等图案。神台须弥座和殿墙的石护脚上雕着翔龙、猛狮、麒麟、骑鹿、水兽、马羊、卷草等。在寺内侧殿坐下后,萧统先开口道:“此地乃弟子封地。因池广湖多,所产鳜鱼鲜肥味美,因之得名鳜池,百姓叫作贵池。”菩提达摩问太子道:“太子平日对佛学可有涉猎。”太子道:“回尊者,自幼受父皇教诲熏陶,耳濡目染,略知一鳞半爪。”菩提达摩道:“此番来震旦之国,有四条要务。天竺佛教已日渐式微,震旦之境深具‘大乘’气象,遵从师命东渡来贵土普施教化。这是其一。”菩提达摩环视四周后又抚须道:“其二嘛,到中土参访高僧鸠摩罗什昔日锡坐之地。”菩提达摩颔首微笑道:“佛祖五彩舍利珠已传入震旦,欲顶礼膜拜,这是其三。其四,则是此次来震旦的主旨,现在暂不必明言。”几人相叙甚契,直至深夜方睡。

次日,太子陪菩提达摩乘舟游历秋浦河后,便启程顺流而下直至都城同泰寺。一路上,太子叨陪左右,还苦劝其更衣换履,那菩提达摩就是不听,只顾向太子讲解释迦心法。到了午时便壁观养性,接连几日从未懈怠。

隔日早斋过后,在同泰寺,菩萨皇帝梁武帝脱下御衣,披上僧袍,以冠达法名会见菩提达摩。太子萧统、中书令徐勉、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同泰寺住持仁智在另室等候。

冠达执弟子礼,行佛礼寒暄过后道:“梁人方言称莲藕为‘同泰’,莲花为‘同泰花’,莲叶为‘同泰叶’,此寺取意莲花,故将寺取名为同泰寺。”菩提达摩盘膝而坐道:“取名于俗,取意于佛,寓意通莲,紧贴佛旨,此寺寺名可谓煞费苦心,想知是何人所取?”冠达答道:“当今梁皇。”菩提达摩悦然问道:“早闻梁皇深研佛学,造诣高深,朝野僧俗皆称其菩萨皇帝,令人感佩。”冠达微喜答道:“尊者过誉了,梁皇只是青灯黄卷,勤服师祖,恭禀教义,不离左右罢了。”

菩提达摩继而问道:“我以大乘法门度一切众生,以‘诸佛心’心地法门为第一。冠达大师乃大梁之师,对大乘法门有何高识?”冠达答道:“若按《法华经》所诠释,众生信从佛法,勤修精进,悯念无量众生,利益天下,而度脱一切,是为大乘。”菩提达摩又问道:“何谓‘诸佛心’?”冠达答道:“‘诸佛心’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言‘清净心’。《全刚经》以‘清净心’一以贯通,正如大师所修《楞伽经》以‘诸佛心’贯通全经那样。”菩提达摩赞许道:“冠达大师饱读经书,深通诸经之奥。‘诸佛心’也就是悟道成道后所发出的‘清净心’。”冠达回赞菩提达摩道:“尊者乃佛祖嫡室,深得真传,经年身体力行,苦行千里来我震旦传经布道,大功硕德。”菩提达摩回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冠达谦逊问道:“国主梁皇先是祟尚道教,后来虔信佛教、笃敬佛法,广修寺庙。自五十外便断房室,清心寡欲,极力倡导大乘法门的禁断肉食,亲制《断酒肉文》,改变自汉代以来僧徒食‘三净肉’之习,大梁僧徒普遍遵从素食这一戒律。梁皇还创制《善哉》、《大乐》、《灭过恶》、《断苦轮》等十首佛曲。孜孜不倦,著有《大涅盘》、《大品》、《净名》、《大集》诸经之‘疏记’及‘问答’数百卷。梁皇做了如此多的佛事,在尊者看来有什么功德?”菩提达摩答道:“以无故成有,以有故成无。若论功德,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好似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梁皇常年倡佛兴学,广修寺庙,万民崇佛,国兴民安,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居,孤残幼有所育、鳏寡老有所养,满眼尽显‘大乘’气象,实乃大笔雕龙。但论功德几何,作为一国人主,只是人天小果,实难秤斤论两,若与佛祖相比,可就是小技雕虫,有漏之因。”冠达听后微有不悦,但随即掩饰心迹道问道:“听尊者之言如堕烟海,那该怎样开示梁皇如何取得圆满功德?”菩提达摩闭目不言,双掌合一,两拇指指向胸口答道:“长短有无等,展转互相生。可贯达而不可冠达。”说完便打座不语。冠达见其默默不语,也不再言语,陪其打坐到直到佛晓。佛晓之时,冠达起身,菩提达摩闭目发声道:“在佛言佛,佛家‘人无我’。今观法悟道,‘我’是地、水、火、风‘四大’与色、受、想、行、识‘五蕴’积结和合之身,并非实有‘我’,应断除有‘我’的烦恼障,‘人我’皆无,故功德寂然。”冠达欠身道:“谢尊者开示。人言月桂之下栖玉兔,太阳之中藏金乌,是有是无,唯有日月自知。弟子须提前准备明日斋会之事,失陪告退。”

目三:猴扰斋会

<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