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亦醉---宋 第一卷 蝴蝶 第四十章 粮荒(1/3)
“弓箭手!”王志谯当把手中的小蓝旗一举,扯着嗓子高声喊到,“预备!”
一百多名新兵听到口令以后,忙上前五步,把随身携带的两根两头削尖的木桩子斜向前插到地上,然后从背上取下弓,弯弓搭箭,瞄准前方五十步以外的草人。
这种弓箭手的战术是苏瑛新近要求训练弓箭手时加上的。弓箭手躲在尖木桩构成的“丛林”里射箭,能有效的保护自身。即使在平原地区,也能让冲击上来的骑兵被尖桩阻隔,不能轻易的伤害弓箭手。
“放!”王志谯猛的一挥手中的蓝旗,一百多只羽箭争先恐后的朝着目标飞去。新兵们睁大眼睛兴奋的看着,但是射中目标的只有二十多只,其余的大部分都插在了距草人不远处的地下,也有十几只羽箭飞过了目标,落到了远处一片小树林中。
王志谯心里一阵火光。自己这个破落猎户,跟着义军千里跋涉到了河北,进驻山区以后。因义军扩编,自己也被选中充当了个卒正,因为箭术不错,被选中教习新兵箭术。可是这些新兵的表现实在太让他生气了,若是依着他往常的性子,早就举起鞭子一顿猛抽了。可是教导有令,不得无故体罚士卒,他不得不耐着性子把动作要领在向这些新兵讲述一便。
“丁不丁,八不八,两足相离尺七八。” 王志谯咽了口唾沫又说道:“双膝外分,双臀内吸,腰暗进,胸突出,这才合乎规矩。”
王志谯做了个示范,他拉满了弓,后手离胸不到三寸,矢在颏颔之间,身端体直,架箭从容。
“射箭的架势说来说去,最要紧的是个‘平’字。左手持弓,手背要平;右手扣弦,手腕要平,不用力不能平;前拳跟右眼要平;后手胳膊要跟右耳平。此乃‘四平’。后脑和脊骨成一线。你等有的手腕有不平,没甚气力,射出的箭也没甚准头。”
“另有几句口诀,你等切须牢记:‘势如追风,目如流电。满开弓,急放箭。目勿瞬视,身勿倨坐。出弓如怀中吐月,平箭如弦上垂衡。’也不知说了许多遍,便是猪脑壳,也要记住了!” 王志谯没好气的把弓箭放下,忿忿的喘了口气。
新兵们吃了鳖,一个个都低着脑袋不吭气,整队人都象是霜打的茄子---蔫吧了。王志谯也怕自己刚才负气的几句话说的过重,伤了新兵练兵的劲头,又缓缓说道:“方才我看见一些兄弟的箭射出去,箭身摇摆,这毛病在于力弱。并非人力弱,是弓未拉满,箭离弦时力弱。平常射箭,从容安闲,不慌不忙;要把弓拉满,越满越好,正如俗话所说的‘开弓如满月’。练习日久,得心应手,战阵时不管如何紧急,箭且去势未弱。”
一个新兵后生问:“卒正,若非看着弓,自己不知道拉得满不满,对阵时分,又看敌人又看弓,岂不误事?”
“对阵时分,眼睛只看敌人,看活靶子,全心贯注在活靶子上,切忌看弓。方才我见一些兄弟射前瞅一眼,这样,不惟误时,也分了心。你等要留心,弓之大小与箭之长短俱有一定之规。你猛拉弓,察觉左手中指碰到箭头,弓拉满了;碰不到,弓尚未满。练下功夫,养成习惯,得心应手,出于自然,一拉必满,也不必在生死决于呼吸之间,还去分心左手中指。”
一个新兵兄弟又问:“卒正,才拉满了弓,还是离靶几步远就落了地,弓太软了?或是我离靶子些?”
王志谯摇摇头说:“你弓没拿平,箭头偏低,才射不到靶子,落到地上。射箭时,弓在手中,眼在靶子上,不高不低,恰好合度。倘若你心中自觉没有把握,宁可箭头偏高一点儿射过了靶子,万不可偏低一点儿,不到靶子就落下。平时射的是靶子,打仗时射的人。两军交锋,相距不过百步左右,纵然射法平常,一箭不中敌,箭从他头顶飞过,也须将他吓一跳,或许射中他背后之人。倘若你箭在他面前几步远落下,他便度你胆怯心慌,甚或你气小力弱,反使他壮了胆量,趁机扑杀过来。另外,刚才兄弟们没有射几箭中靶子,也是人多,你等心慌,不能平心静气。古话说:‘怒气开弓,息气放箭。’怒气开弓说开弓要气力,才容易把弓拉满;息气放箭说放箭不可着急,心中从容不迫,好似怒气息了。”
又一个后生问:“卒正,两军阵前,相距不到几十步,甚或十步八步,生命交关,你死我活只在眨眼之间,怎可从容不迫么?”
王志谯笑道:“这时虽然是极险极迫,心中也须存着‘从容’二字。动中有静,乱中有定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