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世纪 第四章 一路向北(下)(1/2)
驶离比斯开湾,躲过Ouessant附近的水浅礁多的海域,便被西风送入了将英国与欧洲大陆切断的英吉利海峡。周清华放弃了在朴茨茅斯登陆英国的打算,小心翼翼的穿过最狭窄的多弗尔水道,拐入了泰晤士河口,他准备直接去伦敦。因为他必须尽快解决自己的身份问题,同时给自己找个相对稳定的落脚之地。
此时的格林威治,只不过还是伦敦东边的一个小山峰而已,还远没有后世那么出名,峰上修筑了炮塔和瞭望塔,监视着泰晤士河上往来的船只。可惜,河上实在是没有几条船,远不是周清华所想像的“百舸争流”的场面。所以,当周清华的小船出现在瞭望塔的视野之内时,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片刻之后,一条在周清华看来甚至不如自己这条船的老旧小帆船,以英国皇家海军的名义,拦下了他,向他询问来意。这让周清华很是奇怪,那些在亨利八世时期就不惜血本修建的巨大战舰,都跑哪儿去了?英国的皇家海军居然要用这样的小船来看守它的门户……
在询问了来意,并检查了船上的货物之后,对方高兴的收下周清华的慰劳费,然后派了个引水员引领周清华的船靠港。周清华将指挥权交出,询问了现在的日期,对方告诉他现在是1558年10月18日。而在周清华询问国王的情况之后,对方回答却让周清华大吃一惊。国王并不是周清华所想的伊丽莎白.都铎!于是,周清华在一边开动脑筋,调动起脑中有关此时英国的记忆来。很快他发现了问题出在哪儿,原来尽管他知道伊丽莎白在1558年上台,但是一般的历史书上对于这样的历史事件多半只记录到年,所以他没弄清具体的月份和日子。
于是,这让他非常的不安起来,由于他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所以现在的他两个担心,一个是担心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让本来历史上应该已经继位的伊丽莎白还没有继位;第二个担心是,如果历史上的“伊丽莎白”确实是10月18日以后才继位的,那么自己的到来会不会改变这个事件呢?但是不管出现那一种,都是周清华所不愿见到的,否则就意味着他开始的计划将需要做全面的修改!
现在的英国国王,还是玛丽.都铎。她是伊丽莎白的同父异母姐姐,也就是那个被后人称为“血腥玛丽”的玛丽一世。亨利八世是她们的父亲,这个据说患有梅毒的国王一生娶了六个女人,不过似乎这六个女人都没有好结果,其中的两位更是被他处死。而玛丽就是他和他的第一任妻子——一个西班牙公主凯瑟琳所生的女儿。后来,为了和这个只生了玛丽一个女儿的凯瑟琳离婚,亨利八世竟然和不同意他离婚的天主教会就此决裂,从而英国的新教就此诞生,英国也因此便和欧洲大陆的主要天主教国家,特别是自认为是天主教世界捍卫者的西班牙更加的对立起来。
而这位玛丽女王,也许由于成长过程的影响,也许源于她本人古板、固执的性格,她成为了一个死硬的天主教徒,并对新教有着刻骨的仇恨。成年后,她因为拒绝改信新教而几乎被亨利八世推上叛国的审判台,后来又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结婚。五年前登上王位后,她立即宣布恢复天主教,并对新教徒采取了高压政策,屠杀其中的激进分子,在这五年中,有300余人被烧死在火刑柱上,其中就包括那个敢于宣布她父母的婚姻为无效、她为私生女的克兰默大主教,而被迫流亡国外的新教徒则不计其数。从而获得了“血腥玛丽”的称号。
周清华想到这个,叹了口气,按这个标准看来,恐怕任何一个中国皇帝都可以顶上“血腥××”的称号吧。“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成河”,甚至在他所在世界的很多中国人看来,恐怕这样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他挠了挠头,对于封建的专制又多出几分厌恶来。不过退一步说,也可能是中国人口太多了关系,毕竟这个时候整个欧洲所有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