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山河 第三十四章 京城之局(二)(1/3)
他心下不耐之际,正逢玄宗要避暑温泉宫,于是他得了这个机会,便打着“亲近父皇”的幌子,也跑来了这里,实则是为了躲开那个成天为自己着想的皇姐。因为他很了解,这位从小就厌恶爬山的姐姐是决不会跟来这里的。他在此品茶读书,安神静性,倒也过的舒适自得,偶尔也会想到皇位之事,只是心底似乎也不像从前那么热了。方才他正读的有趣时,忽听背后有人叫自己,心下着恼,有人到访,门口太监居然没有通报,当真是大胆无礼之至。他正要出口责备,却突然觉得这声音十分熟悉,,当下转头一看,可不就是自己的亲弟弟吗。
李瑁一见之下,颇为欣喜,他前几日在太庙前献俘时,就看到李佑了,只是那时人多,哥俩也没说上几句,待到仪式一散,那李佑却又被玄宗召进宫内,于是两人直到现在才算真正碰了面。却见眼前的弟弟比之离京前,已然起了变化,原本白净的肤色俨然有些发黑,想是日照多了,当然最大的变化却是脸上多了一种成熟的沧桑,他也听说了太原之战,眼下一对比,果然有了些领兵大将的味道。当下便听李瑁笑道:“呵呵,我道是谁?这不是我们的大将军来了嘛,哈哈。”话语虽然说的有取笑之意,但其中的欣喜却是傻子也能听出来的。
李佑听他说的诚挚,心下也不禁有些感动,想到自小到大,眼前这人对自己还真没说的,可自己却是处心积虑暗中提防算计于他,言念及此,便是平常脸皮再厚,也不由有些尴尬起来。却不知那李瑁见他如此,还以为自己的弟弟脸皮子薄,经不起笑话呢。当下便携着他手道:“小弟都快做封疆大吏了,怎的还吃不起玩笑么。罢了,就让为兄给你陪个礼吧。”说着竟要给他做揖。
李佑一见,这才反应过来,慌忙用手去搀,却见对方还没沾着自己衣绣,就呵呵笑着回起身来,显然是假做客套。想不到自己离开京城数月,这皇兄居然变的这般随便玩笑起来。他哪里知道,李瑁这些天被身边诸人实在烦的透了,现下见这自小就亲厚的弟弟回来,又看他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便忍不住要玩闹几句,平时自是决不会做出如此举动。
李佑见他这样,心下却也放松起来,两人笑闹了几句,便由李瑁唤了侍婢,奉上茶点,二人也不进屋,就在院中大树绿荫之下,畅谈起来,一番话后,李佑这才对如今的长安局势有了详细的了解。
原来,他出京的日子虽说不长,却也发生了些事情。首先,不知是出于对李林甫的抑制,还是对太子多年忍辱负重的奖赏。玄宗皇帝居然破例将几个太子一党的被贬官员的折子留中不发。以往这些小事,事先都有李林甫过目之后,送入宫中,玄宗也就是盖个玺印而已,如今竟然亲自过问,便有些不同寻常起来。
而恰巧,这位李右相毕竟因为年事以高,又一直代玄宗理政,虽说构陷忠良的事也没少干。但论起才干来,倒也是不遑多让。其时,玄宗自得了那杨贵妃起,便日日高帐笙歌,朝政也是不大理了。
李林甫以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维持着大唐近乎顶点的的强盛,也实在不容易。他最大的优点是能务于实干,这却是自儒生争鸣朝堂以来,最为缺乏的。当然这人心胸狭窄,不但没有容人之量,反而时时疾贤妒能,为防他人受皇帝重用,抢夺自己权位,便处处留意,步步小心,还常常在府中苦思对付他人的计策,这般公事私事地操劳下,哪还有不得病的道理。他与玄宗年纪相仿,只是比之皇帝的潇洒风流,老当益壮,他却已然是个两鬓霜白的老人了。
这次想来是被太子一事,生了闷气,直到现在仍称病府中,却将朝廷上下忙的个底朝天,只因为平时诸事皆先禀于这位宰相大人,甚至常常在他府中便下了定议,如今他一称病,众人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门下,尚书诸省,顿时混乱之像大起,全没了往常的井井有条。
不过,这中间却也由此出了个人物,这人不是旁人,恰巧是以裙带关系而闻名京城的杨国忠。只是以他如今这般的炙手可热,这些话他人却只能在背后说说罢了。而羽翼渐丰的杨国忠也似乎不再满足于往日那般唯李林甫马首是瞻,他已经开始网罗自己的党羽,直到有朝一日,取李之位,而自代之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