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万历新史 > 第七节 见二尚书

万历新史 第七节 见二尚书(1/2)

        下午两点钟,王国光、梁梦龙一起来到上书房。我知道他们两个与戚继光都有些交情,这也是召见他们的一个原因!

        行过君臣礼后。我直接问道:“对于今早发下之谕旨,不知两位爱卿有何看法?”

        梁梦龙与王国光对望一眼。

        因梁是兵部尚书,上谕又是有关军制变法,所以由他回道:“臣与王大人皆以为皇上此举,虽与祖制有所不切,实乃振军之必然,亦体皇上对臣属之宽待。以戚。。。督师之才,又屡建战功,担此重任,实众望所归。不过,臣以为赐二品衔可。但京军军务繁重,若戚督师又领蓟门防务,二地势难兼顾。蓟门乃边防重镇,其责甚重,应委有能之人代之!还请皇上圣夺!”

        “朕让戚爱卿督抚京、蓟军务,其首要之务,乃重振京军。因戚爱卿坐镇蓟门甚久,对边防之事了解颇深,遂让其一并督抚。蓟州总兵一职朕亦有意让熟悉此地边防军务之能臣干将,协戚爱卿领之。梁爱卿可有能担此任之人选?”

        梁梦龙略一思索说道:“臣是有一人,不知是否合适,此人乃蓟门参将陈弟(史上与沈有容一起,第一个收复台湾,比郑成功还要早!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却不被后世熟知,可能他们是属于到此一游的类型,而郑家后人却盘据在台湾岛上,日子久了,拉得屎也多,人们被熏的不记住都难!),但其一直在戚督师麾下供职,恐会引来非议!”

        “用人之事,不论出身,应以才任之。用之则信!若朕信不过臣属,岂不是事事都要鞍前马后。纵使朕有通天之才,亦不能事事恭亲。朕即委戚爱卿为督师这一从未有过之职(史上袁崇焕才有这个职位,不过他领的是蓟、辽督师),即是信他。不管何人任蓟州总兵,都受其节制。那此人是否是其原属又有何区别呢?”

        “皇上圣明,臣多虑了!”

        “那就依梁爱卿所奏,令陈弟暂代蓟州总兵一职,赐从三品衔。朝中或有非议,当是难免。现如今朝中流言四起,江西道御史李植参赅先生之本,两位爱卿当日当已知晓,朝堂之上朕如何可与之争论?朕深感先生与朕谆教之情,与朝匡扶之忠,与民爱惜之义,每每忆及,伤痛不止!此本朕是概不能受,唯有莫处之。两位爱卿深负先生生前所望,委以重任,朕有意延先生之志,以振我朝,两位爱卿当应从旁多加匡助,以成此愿!”

        我真庆幸在大学时玩过一把话剧,说到动情之处,差点没有流下泪来!

        “臣等必不负皇上所托,竭尽所能,以助吾皇成就万世功业”两位尚书齐声唱道。

        我相信这肯定是出自他们的真心之言。现在这北京城里,确实已是流言四起,说是皇帝要清算张居正。现在朝廷官员中,抱着同样心思的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天枰也会更加倾向这边。随着万历最后的一锤子下去,于是也就盖棺定论了。这些事情以梁梦龙及王国光的阅历,应该也是感觉的到的,担心皇帝会不会落井下石,或本来就有这样的意思。现在我却告诉他们:那些都是错的,我不但不会进行清算,还要继续改革,还要重用你们。问题就看你们识不识趣了!

        担心的事没有发生,以后也不会发生,两个尚书能不高兴吗?能不识趣吗?

        “这京军本由梁爱卿代理,现委予戚爱卿,梁爱卿莫有想法才好!”

        “臣不敢,臣虽蒙皇恩,立为兵部尚书。但对军伍之事,知而不精。以戚督师之能望,自比臣更加合适。臣又岂有不服之理!”

        “这就好!军防之事乃江山社稷之根本。若朝无强兵,如何御敌?如何保万民安宁?梁爱卿曾与戚爱卿合镇蓟门,相处甚合。如今戚爱卿接手京军军务,还望梁爱卿能多加囊助才好!”

        “臣遵旨!”

        “兵部右侍郎张佳胤可在京中?”

        “回皇上,张佳胤现留于部中管粮饷调度,并未外派!”

        “其人如何?”

        “回皇上,张佳胤乃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曾任大名滑县县令。后迁宣府巡抚,破顺义王俺答之弟满五大进犯,立有战功,升兵部右侍郎。四月时,杭州兵变,亦由其领江南巡抚职讨定,加授三品衔。此人颇具才干,为人敢于担当!”

        “朕欲赐其从二品衔,领京、蓟副都师职,协戚爱卿整顿京军。不知是否可担得?”

        “皇上圣明,由其当此任,只是担得!”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