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破虏讨逆战三国 > 第一百七十七章 甲出櫜兮兵燹野(五)

破虏讨逆战三国 第一百七十七章 甲出櫜兮兵燹野(五)(1/4)

        二了的众种“螃篓船    亦即鹅船,与后世那种旅游甘共洲两舷均布有长桨的观光船不同,它是在船船和船航均置一条又粗又长的船桨,故而命为“螃蟹船”的。此种构造带来的便利,即是鹅船能够轻易地掉头转向。如果是后世那种观光船,那就很难做到这点。

        鹅船甲板之上的建筑并无福船那样巍峨雄壮,但较该时代的其他船只,则可小胜一二。其主船体横剖面为梯形,两舷均向内倾斜,其上造有两叠矩形齿牌。齿膀以上又有木质天罩,遇到不同战况,可以掀起或盖下。雨天就盖下,遮蔽住齿操后面的通道。鹅船各桅四周又设有锥形木质基座加固,锥形基座以四对为一组,每组护一根桅杆。每座基座也并不是实心的,而是内置齿轮绳具,与鹅船中央的鞍部的一台攻坚利器衔接。

        这台利器,便是“怒兔”曾在青州逞威的那种拍杆。这种拍杆到了鹅船这里后,为了更加便于水平面的作战,湾村的工匠们还为其进行了改装。其末端新添了兜形铁网罩,内可置细碎石块百十来斤。水面两阵交接时,将拍杆当做石腋来用,能发挥极大的威力。

        太湖水贼充作先登选锋的悍卒尽皆精赤上身及脸足,嘴衔短刃,一手持钢刀,一手持圆藤盾,目露凶光。他们十来个一队,分乘乌篷小舟扑向鹅船,这总共就有五百多条。而鹅船甲板底下,水手们踩得船轮“咔咔咔”地响,船舶船航两端的长桨也在迅速划动。很快,鹅船横陈于水面,将宽敞的侧舷曝露于贼众之下。

        “杀啊!”

        蒋钦周泰亦如普通选锋悍贼一般打扮,只是另外各罩了藤甲。

        他俩高叫一声后,身边的舟船上尽皆爆发出呐喊声,声威颇巨。只是此番五千多贼兵胡乱地一拥而上,颇有些孤注一掷的意味。便是素以骁勇闻名遐迩的周幼平和蒋公奕,心中也十分忐忑,只是心中诞妄能够一鼓作气拿下这些奇形怪状,却又生得模样状大的吴船。

        坐镇于本阵之中的旗舰    福船“怒鬼”号上,王易轻轻一笑,他与身边众心脊道:“严白虎为人颇有些谨慎,这些精赤着数黑上半身扑过来的水寇,我怕并不是他的麾下,而是沉整聚来的太湖水贼。太湖水贼一从本阵分拨出来,就显得毫无章法:船只虽多,可有的地方游散,有的地方麋集过密,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古人道:“以乱易整,不武”这些草寇没有真正勇武的样子。那么对付这些草寇,不妨以雷霆万钧之势,一击破之。”        众将及谋士轰然叫好。唯有董昭小心翼翼,道:“主公,雨大瓢泼,东风甚急。何不施燃毒气,以助军威?”

        “毒气?”王易一怔,旋即豁然开朗,“原来是那家什!郑禹这厮,居然把吃饭用的烧铁炉子也搬进了我们的船里!”

        当初三艘福船登岸以后,王易就把郑禹引荐到吴县的旧有的冶铁工场,郑禹在那里重操旧业,熟悉了一阵子后,恰好遇到吴郡挖掘沟渠的事业做到了一定的地步,那时候千余民侠正在松江下游挖掘沟渠。众所皆知,松江流域淤滩广阔,芦荡丛生,常有白鹤来往,乃是风景秀良之地。民供们避开鹤的栖息地,在其北  邻长江入海口处挖掘渠道。建坝分流,最后竟造出一个小岛出来。此岛距湾村极近,用船交通,早晨离港,中午即到。且此岛还与王易散养马匹的申城及郡治所吴县相近,考虑到种种地理优势,王易决心在此建设一座新的冶铁工场。他分拨出大量的人力财力,交予郑禹;又从吴郡各县抽调出来的工匠及吴县东南百姓三千余人,一并交予他统辖;令他运用这些资源在这里打造新的冶铁工场,并在工场的基础上设城,称作浦城。

        浦城的冶铁工场的规模较原先是大得多了,交通也极是便利,但是要充分利用这样的地域空间,光是吃老本,挪用原有的设备还是不行。便说郑禹当年当工官的那个青州东平陵的巨型工场,那里的冶铁设备和管理水平,是远远超出吴郡一截的。人员的练需要假以时日的反复,欲速则不达,但是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郑禹能够将北方先进的冶铁器械及技术带到此地。

        吴会之地向来风景秀美,吴会的水更有一股特有的神韵,极善用于冶铁。郑禹命人四处挖掘渠道,使得这小岛变得沟渠纵横,他本是要用这些水渠分门别类,用作运输和冷却乃至淬火之用。他孜孜于此,所兴修的改善措施不胜枚举,但有一样很值得关注,这便是输送空气的鼓风设备。

        冶炼金属,通常需要适量的空气,使其有助于炉内温度的提升,加快反应。早在公元前她纪的战国时代,尖明了有双向风门的风箱的中国人就开始用这种设备在战场上向敌人喷射毒气。而借助这种设备及其改良品冶炼出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