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宋仕妖娆 > 第五十六章 崭新局势

宋仕妖娆 第五十六章 崭新局势(1/2)

  李凤梧是个不服输的人。

  至少在推倒朱唤儿这件事上,本着先买票后上船的想法,坚决不服输。

  是夜敲闺窗。

  大热的天,朱唤儿直接蒙被窝里装睡!

  李凤梧那个无奈啊

  一夜燥热。

  期间起床数次,光着上半身打起井水就来个透心凉。

  第二日,等到宿醉归来的李巨鹿,三人出了城门,离开襄阳前往建康。

  官家只让自己择日进京,又没规定具体时间,傻子才不趁这个机会休休假:老子好歹在襄阳经历过生死,怎么也得压压惊啊。

  可惜朱唤儿不让自己压压精。

  那就只能回去找咱的耶律弥勒啊在金人身上吃的苦,只有还给同为金人的她。

  要好好的将她装满

  李凤梧忍不住邪恶起来。

  自己可积蓄了好两三个月,能装满的吧?

  前往建康,一路住宿驿站,陆陆续续听到了关于此战的朝堂风云。

  宋金重启和谈,因为在战场上硬了一回,加上金国内部局势确实不好,完颜雍如今也只想着早点让边境安宁,是以做出了退步。

  但具体的和约章程,魏杞带着胡昉还在和李愿、移剌道扯皮。

  反正主体已经出来,剩下的不过是一些细节。

  确定和谈没有问题,边境上终于松了口气,除去直接和颖州、泗州、唐州、邓州以及凤翔路对峙的安丰军、盱眙军、光化军和秦州,其余地方的军队都回原来驻地。

  当然,有一部分根本无须此举。

  因为编制都没了。

  接下来自然是要论功行赏的。

  各种奖赏的旨意通过邸报很快送递全国。

  最先受到奖赏的,自然是立功最大的:

  原安丰军部将宗平,因春风渡一功,擢为正将,来安大战中杀敌甚巨,升任安丰军统制,已升任部将的宗复和汪继伦,前者升任正将,后者升任副将。

  庆远军节度使李道之子李睿,本来只是个副将,因统率轻骑,立下千里纵江淮的大功,在清流关大败拐子马和铁浮屠,迁升为光化军统制。

  原襄阳守兵卢震,因献策有功,虽无官阶,但在其策略下,成功守住襄阳,且浴血杀敌斩获甚丰,擢升光化军副将。

  一连串的奖赏邸报接二连三的通过驿站送递全国。

  不仅这三位平步青云,其余有功之将,杀敌甚多的士兵,都得到极大的奖赏,比如襄阳城最后剩余的那不到两百的残兵,几乎人人都得到低阶官身。Www.XSZWω8.ΝΕt

  又比如李睿麾下一位骑兵,在清流关一战中斩杀了七骑铁浮屠,直接从普通士兵擢升为部将!

  奖赏力度之大,令人咋舌。

  除了战功显赫之人,大宋其余将领,比如陈俊卿、薛岭、李道、李显忠,几乎人人都升官。

  最震惊的,莫过于陈俊卿。

  直接将洪适从枢密使的位置挤了下来,不仅出任枢密使,还加封了魏国公。

  可谓此次大战最大赢家。

  而死了的人,亦得到追封,张超、司马贯月、彭见青、朱镇甫一长串的名字,不仅获得身后名,还为子孙后辈带来巨大的恩荫。

  好不容易熬过来的辛弃疾,虽然麾下骑军几乎死尽,但成功阻挡仆射忠义的骑军辗转濠州,避免给来安包围战带来不确定因素,也得以升官。

  这货原本是武义郎、江淮南营副统领、江阴通判。

  一纸诏书下来,这货成了武功大夫、安丰军副都统制、寿州知州。

  大宋辛青兕依然文武并封,全面升官。

  但是李凤梧却敏锐的发现一个问题:三位皇子的封赏迟迟没有出来。

  按说,对三位皇子的封赏应该最早才对。

  但即使到了和谈都要盖棺定论的时候,官家依然没有封赏三位皇子的意思。

  若说不封赏赵愭还有那么点情理,毕竟赵愭只是坐镇建康,最多也就是沾着陈俊卿的光意思意思,加封个虚职。

  但赵恺和赵惇却都是亲临战线的。

  尤其是赵恺,在安丰军几立大功,最后的来安包围战更是功不可没,一点封赏也没有,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就连赵惇也亲自前往来安参与了包围战。

  虽然他只是在后军摇旗助威,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卷铺盖逃回滁州,但毕竟有功。

  为何也没有封赏?

  说起这事,李凤梧对这个有点神经质的皇子稍微有了些许好感,这货也不算是败家子,至少在激战最酣的时候,敢于坐镇后军。

  也算是有胆魄了。

  李凤梧并没有觉得这是官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