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银山 第一章 雪疯了似的下呀!(2)(3/5)
范少山过去“家暴”的影子,也就这样淡了。
回到家,范老井正对那头冻死的鹿动刀子。他边剥皮边念叨:“俺范老井亏待你了,没让你住上暖和房子。下辈子俺托生鹿,你托生人,你养俺……”范少山在北京闯荡,在饭店帮过厨,很快就将鹿肉剁成了馅儿,又喊来邻居“白腿儿”和“快嘴”俩嫂子帮着包饺子。范德忠一只手也能包,饺子皮放在案板上,放进肉馅,一只手就将两边的皮儿卷了,嗖嗖捏起来,很快就将一个饺子包好了。李国芳用脚边往灶膛添柴边说:“多包点儿,让乡亲们尝尝鹿肉馅儿饺子。”
饺子熟了,范少山提溜着送饭的笼屉挨家挨户地跑。最后到了村西头,老德安的院门还是关着。范少山敲敲门,锈透了的铁门发出咚咚的沙哑声。敲了,没人应,又敲,还是没人应。老德安耳背,腿脚不利索,再等一会儿。范少山站在门口,点颗烟。笼屉里的饺子飘出鹿肉的香味儿,范少山咽口唾沫。东跑西颠,他还没顾上尝一个呢!咋回事儿?一颗烟抽完了还没动静?范少山的心一沉:该不是……不敢多想,他跳过石墙,进了院子。
推开门,范少山吓得魂飞魄散!
老德安呢?死了!
78岁的老德安死在了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死在了大年二十八,再过两天就过年了。他不想过这个年了。过年有啥好?在他眼里,啥都不如一条绳子。那条绳子好啊!是他在后院种的麻,剥的皮,晒干,又将一撮麻劈儿固定在门闩上,搓绳子,他边搓边把一劈儿一劈儿的麻续上,绳子粗了,长了,从屋子南头到北头,够了。他扥了扥,筋道,结实。这条绳子最后派上了用场,老德安把自己个挂在了房梁上,也一了百了了。
老德安是个睁眼瞎,不识字,当然也就没留下遗书;老德安没有左邻右舍,平常里,跟村里人也很少走动,人们也就没法子知道他自杀的原因。
老德安的老伴儿前些年走了,疯病。疯起来满村跑,胡言乱语,追鸡赶鸭。老德安撵不上,只是叹气摇头拍大腿。后来老伴儿追一只野兔,一直追到悬崖边,兔子猛地刹住脚,吓傻了,站住不动。她还追,掉进了山涧。兔子没事儿,不慌不忙,蹦蹦跳跳,走了。
老德安想老伴儿,半夜里唱山歌:
走了一梁又一梁
妹妹俺等你在老地方
一等等到一更天
哥哥想妹妹心发凉
走了一梁又一梁
妹妹俺等你在老地方
一等等到二更天
哥哥想妹妹想断肠
……
悲凉的山歌在白羊峪的夜空回来荡去,听得人们流眼泪儿,听得猫头鹰都不叫了。
老德安想老伴儿,一颗心像是从黄连汤里泡了七七四十九天。扛不住了,干脆去找老伴儿吧!是这个缘由吗?
好像有道理。
老德安不是绝户,他是有儿子的。儿子呢?儿子娶了媳妇,早就搬到城里过日子去了。自打儿子也有了儿子,儿子就没音信了。老德安找过,找不到;别人也帮着打听过,打听不到。有人说在唐山,有人说在秦皇岛,还有人说早就漂洋过海了。儿子到底在哪儿,谁也说不准,反正,挺大一个活人,就这样没了。老德安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儿子,娶了媳妇,离开了白羊峪,就跟他一点儿牵扯都没有了。老德安从四十多岁到七十多岁,三十年里没有人管他叫过一声爹,没有人管他叫一声爷爷。可他是有儿子,有孙子的人啊!如今他老了,一身的病,身边连一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他还有啥活头儿?
好像也有道理。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