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未央 第一百四十五章 路修远(1/2)
比如官职革,桓温也正好趁此广布党羽,顺势结结实实染指中枢,控制朝野内外,官制不大动的话,哪里会有这样的机会
再说,如果刘霄的法子当真收到成效,将来他一旦问鼎天下,大族林立把持权柄的局面定然一去不返,这对江山社稷利莫大焉,也就对他桓温利莫大焉
桓温,没有反对迁都和化改制的理由,就看在刘霄的设想中到底给他准备了一个什么样的官位无论怎么说,这两个大的方向二人没有本质分歧,桓温甚至乐观其成
日暮,几人饥肠辘辘,可刘霄仍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思维缜密,口若悬河,而且其设想相当庞大细致,想必此前对官制革的事情没少费心筹谋
“我意,的官制,主旨在强中枢,弱方镇;精要在相互制衡,互为监督,同时不损决策之高效”,刘霄娓娓而谈
“世侄要弱方镇,岂非在老夫脖颈上架了一把刀”,桓温笑道
“天下刺史的脖颈上都要架上一把刀,不唯荆州”,刘霄跟着笑道,“只是,桓公难不成一辈子终老方镇”
桓温笑意盛,并未答话,转而唤人进来下去准备晚食:“诸位商议富国强军之计,难道都已不食人间烟火了么天大的事,用完晚食再议”
刚好钟楼几声鸣响,几人这才发觉酉时已过
署衙内三人不约而同起身,随意舒展有些僵直的身躯少顷,膳食被送了进来,桓温招呼王猛和刘霄两个复坐
整整三个时辰过去,兴奋的劲头一旦停了下来,谁也顾不得吃相,就着长案上的吃食风卷残云起来
不久,桓温将手中碗箸推开,从案头取过一方棉帕抹净须唇,分外惬意舒展开双臂踌道:“当真痛快几十年间,就数今晚的吃食最为甘美”
“心愿将了,甘美自来,只怕绝非吃食之功”,王猛笑道
“得王公和长度二人为辅,老夫所以苦尽甘来”,桓温正儿八经说道,没有半点说笑意味
“我等辅桓公,桓公辅大晋,积弱多年,也该我大晋气吞万里如虎了”,刘霄不失时机插话进来
桓温含笑摆了摆手,以示谦逊,随后又问刘霄:“对了世侄,你方才提到的同中书门下三品究竟何意老夫尚未完全会意”
“此为加官,但与以往加官不同,绝非虚衔”,刘霄释疑道,“中枢不设丞相久矣,可总要有人行丞相职权以大晋今时今日的情形来看,如果丞相授予一人,职权太重,君臣猜忌不说,盘踞中枢的大族安肯容之”
“也是”,桓温道,“长度接着说下去”
刘霄取盏小啜,跟着道:“是以,我意在三省之上设台阁,台阁置首辅一人,次辅一人,罢录尚书事等名号尚书省尚书令、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皆进台阁,另择品状俱优兼有才具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台阁,参与议政”
“谢将军的意思,台阁即宰相”,王猛问
“然也,中书省拟政诏兼参赞御前,门下省审议封驳,尚书省下设六部,专务政诏执行,如事有不决,交由台阁议定,最后上奏天子御览”
“老夫有一疑问”,听到此处,桓温打断刘霄道,“如台阁议定之事,天子不许,如何”
“也好办”,刘霄回道,“天子无须每日早朝,如对台阁所议之事持有异议,即召朝臣朝会辩议,可行,则行之,不可行,则由中书省采纳群臣谏议重拟政诏”
“果然为各方妥协,面面俱到呀”,桓温听罢一叹
这一晚过得分外的快,甚至接连数日,三人在署衙中愣是闭门不出,在刘霄提出的框架之下,加之桓温和王猛二人主张,一道“四省六部一台一寺一府”的官制革方案最终得以出台
所谓四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内史省,增的内史省不参与政事,主官为大长秋,置宗正、少府等署衙专管皇家事务
六部则指兵部、吏部、户部、工部、刑部、礼部兵部掌武官任用、考评和,以及大晋军队的钱粮兵械调拨;吏部掌四品以下文官任用擢罢等事务;户部掌全国丁口钱粮;工部掌营造修缮以及水利等;刑部掌典律以及要案复审;礼部掌诸典仪并邦交番夷事务
而一台一寺一府则指御史兰台、大理寺和大司马府,御史兰台自然专职监察和弹劾不法;大理寺专断刑狱,审毕报刑部备案;大司马府专管大晋军队调派、征战等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