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道统 挑灯夜读(1/2)
乌冲一个人蹲在树下,饥饿难耐。抬望眼,树上仍存有数片嫩绿的树叶,乌冲灵机一动,去摘那些树叶,可太矮了,根本够不到。此时,师父来了,从长袖中拿出一个窝头,递给乌冲。云极真师摸了摸男孩圆圆的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男孩狼吞虎咽,啃完了窝头。云极拉着小男孩,道:走,师父带你去给祖师爷上柱香。
来到太乙殿,男孩不知所措。只见师父手持三柱香,
男孩亦如云极真人一般,给祖师爷毕恭毕敬地上了三柱香。云极真师点了点头,露出了和蔼亲切的微笑。云极真人领着男孩来到柴房,给了他一床薄薄的棉被,一盏油灯和一本书。此时的小男孩还认不了多少个字,不过,他拿着书,高高兴兴地看了起来,虽然他不理解书上深奥的语言,玄妙的符文,不过男孩如获至宝。
次日清晨,天尚未亮,门被一脚踹开了,此时,丹阳走了过来,拎起男孩,把男孩扔到了门口,丹阳道:“师弟,今天该你去挑水,劈柴,扫地了,你刚来这儿,应该好好表现吧”。男孩强忍疼痛,点了点头。小男孩用瘦弱的肩膀挑起有他一半高的水桶来到山腰挑泉水上山,往返二三十趟,终于挑满了一大缸水。男孩大汗淋漓,鞋也磨破了。男孩从柴房抱出一捆柴,一个个立好,用斧头一个个劈,虽然见过父亲这样劈过,可男孩毕竟太小,斧头太重,几斧劈去都落了空,烈阳高照,忙到中午才劈完一捆。不用说,男孩又饥又饿,又没有饭吃了。扫完了大堂又要扫三清殿,扫完了三清殿又要打扫主祀殿。忙到了下午,师父召集弟子练功。男孩听到三清乾元大殿外,全宗弟子统一白色道衣站在一个巨大八卦图内,听云极真师的指导,东面是三清宫的师兄们,西面是乾元殿的师兄们,南面是九天殿的师兄们,西面是太清宫的师兄们,中间是主祀等各个殿的师兄们,而且都外门级以上的弟子。东西两面分别站着俩个老叟,一个白眉白须白发白袍白褂白鞋,道袍上绘阴阳八卦紫宵祥云图,应该是高修法衣。另一个老叟相对年轻一些,慈眉善目,头扎白巾,身着九宫八卦道袍,着黄色高功法衣,小男孩搬了几块红砖垫着,翻上矮墙,完全被这恢宏的气势震惊了。小男孩心里想着若有一天我也能在众人之中练功该多好。众师兄缓缓叉脚,一个拳架起势开始来,略带下按之意,是为“掤”劲,师兄们不紧不慢,快中有慢,柔中有刚。可谓刚柔并济,忽驰忽张。大阴中有小阳,大阳中有小阴,阴极阳生,阳极阴长。阴阳相和,合为“太极”。无根无极,万法自然,从起势到收势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又如高山盘亘,一山连一山,蜿蜒不断。那协调统一的拳架,随风飘扬的道衣,柔而不脱,节节贯穿,由无极化太极。小男孩似乎悟出了什么,想象出太极与阴阳八卦中的联系。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顺应四时,顺应自然,拳式不僵,
以柔为主,刚为辅,配合九宫八卦的步法,如仙鹤舒颈,白猿献果。他悟出这么多奥义,觉得十分开心。乌冲每天清晨和黄昏都来偷学师兄们练拳,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乌冲就在柴房大槐树下练习偷学的招式,周而复始,小男孩的身影都“刻在槐树之上”了,无论刮风下雪,小男孩都在这个院内练功,次次练至深夜。几遍套路走下来,小男孩都大汗淋漓,小男孩每练完一套架子,就在树下那块巨大青石头上刻一个“勤”字。一年过去了,那块大石头上每一处石头上都刻满了勤字。
回到柴房,他拿来油灯,由于没有桌子板凳,男孩就找了一个大圆木橔当桌子,找了一块光滑平整的石头当凳子。男孩把油灯放在大木橔上,将书摊开,每每都看到后半夜,遇到生僻字和不懂的字,他就找来一支毛笔,由于找不着墨,乌冲就把自己的手指咬破,用毛笔沾着鲜血,写在石头上。每到早晨,除了劈柴,挑水,扫地做粗活完,他就拿着大石头上的字去请教师父。乌冲勤奋好学,刻苦学艺的精神让云极真人十分感动,他送给小男孩一瓶研好的墨汁,一扎草纸,另外又送给他一本书,但这书用草绳编着,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康熙字典”,上面都是对繁体字的注释和字面识音,云极真人教了乌冲一遍,乌冲一点便通。云极真人捋捋胡须道之:好小子,悟性极佳,聪慧异人,天生清清灵灵,眉清目秀,从此以后,云极真人赐予男孩道号:一清。一清当即向云极真人叩谢:玄真弟子一清叩见恩师!云极真人哈哈大笑,十分满意,眼里流露出欣赏与赞叹的目光。
一晃又一年过去了,一清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门徒弟子,虽然常常忍饥挨饿,但每次都认真做早晚课做笔记,认真练功,从未怠懈。
每次的考学,一清都在众门徒弟子中夺冠,年复一年,曰复一曰,一清无论是拳术,咒语,步法,指诀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进展。
一清每天按时起,按时向祖师上香,(除戌日外)上早晚课,扫地,砍柴…
虽然在整个玄真,一清依旧默默无闻,没有几个人瞧地起他,但他从未在乎过,相反更加刻苦练法。
三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转眼就到了三年一度的外门弟子选拔。一清暗暗告诉自己,如果这次不打进外门,就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