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1911 第一百零七章 【教导旅一团】(1/2)
“是!”早‘操’的队列中,于得水扯着嗓‘门’吼出浑身最大的力气。今天晌午,何师长将陪同军事巡查员来南湖教导旅检阅,能在如此场合充任掌旗官,是带班中士于得水这辈子最风光的一回了。
一团一营长王占林大声下令:“休息十分钟整理内务,七时整各连带到食堂集合拉歌,解散!”
教导旅是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原鄂军教导团,即原第八镇三十一标和三十二标两队,前年随端方进川镇压保路运动,在资州起义斩杀端方,回鄂后全部编成鄂军教导团;一部是以第九师教导营为基础,‘抽’调各部可造之兵组成一个‘混’成团。两部充分‘混’编为教导旅一团、教导旅二团和旅属机枪营、炮营(榴炮连、野炮连、步炮连)、辎重营、工兵营、骑兵连、警通连。全旅满编为八千三百余官兵,有105榴弹炮6‘门’、75野炮6‘门’、57格鲁森快炮6‘门’,德造马克沁重机枪18‘挺’,德制1904年型轻舟桥两套,骡马三百余匹,为常年编制的‘混’成旅,也是鄂军第一个在旅司令部机关内编入政教处的单位。
七时整,南湖军营里响起震天的军歌声。
八时许,一条机器船从鲶鱼套进入巡司河,在军校码头靠泊。何向东陪着曲同丰和江西来的陈庭训、重庆来的李蔚如下船登岸,换乘马匹,在裘三升的马队扈从下进入教导旅驻地。
四地将校穿着不同,何向东是一身靛蓝‘色’棉布军服,肩膀上挂着中将肩章;曲同丰是青灰‘色’北洋军服却在外面披了一件有少将军衔肩章的黑‘色’大氅;江西的陈庭训原本是辛亥年的炮目,前番九江事变时为江西警察总监,上校军衔,军服也是青灰‘色’;重庆来的李蔚如穿着土黄‘色’的‘毛’呢校官服,也是上校军衔。
第九师为国字号部队,不是没有配发青灰‘色’的军服,只是官兵们的眼睛都盯着何向东,何向东不愿意换装,官兵们也觉得只有靛蓝‘色’军服才是自己的,才能融合到靛蓝‘色’的鄂军中。
寒风阵阵,旌旗猎猎,教导营一团附旅直辖部队一部,形成十四个一字儿排列的连方阵,团长周振亚步兵中校肃立在第一方阵的第一排左侧排头,他的身后就是掌旗兵于得水和两名护旗兵。见旅长杨曾蔚陪同马队缓缓行来,周振亚‘抽’出腰间的军刀,高声下令:“立正——敬礼!”
“咵——嚓”声起又落,那是近三千官兵在同时并‘腿’立正和行持枪平手礼时产生的动静。与此同时,于得水用最标准、最有力的动作将卷着的团旗哗啦一声展开来,向前以60°角斜斜伸出。湖风吹拂,黑铁赤血十八黄星旗在微微飘动,白‘色’护套用黑‘色’写着醒目的“湖北陆军第二‘混’成旅第一团”字样。
马队缓缓经过一个个方阵,每当经过一个方阵时,总有连长高声下令:“礼——毕!”
何向东面‘色’平静,暗自得意。曲同丰南下一趟不容易,虽然是打着观察炮兵演练的名头,但鄂军没有炮兵实弹‘射’击的意思。那就看看教导旅吧,看看何向东手里掌握的第二‘精’锐部队是何等的气势!当然,如果只有曲同丰一个人来,何向东不会如此,实际上,陪曲同丰校阅教导旅第一团是借口,摆出这样的场面是给另外两位客人看的!
孙文、黄兴的北京一行,着实被袁世凯哄得团团转,回到上海之后才反应过来——上当受骗啦!孙文愤而丢下那个铁路督办的头衔去了日本,黄兴没有走,他还等着宋教仁以政党夺取国会主导权,而行责任内阁,控制全国政权。同时,他以个人名义给各省革命党将领发出“以第九师为建军样板”的要求。
原本,国民党控制或者与黄兴有较密切联系的南方各省军队没把这个建议当回事儿,敷衍了黄兴就抛在脑后。九江事变,举国震动,鄂军展示出来的“嚣张实力”让这些人认真起来。
重庆的熊克武、江西的李烈钧都派出代表常驻武昌,何向东当然要给他们看看鄂军的实力了。
一‘色’靛蓝‘色’军服加黄牛皮披挂;一‘色’的德造98式步枪,枪刺闪亮;一‘色’的德造马克沁mG08三脚重机枪,黑黝黝的枪声在‘阴’沉的天光下泛出隐隐蓝光;一‘色’的德造1898/1909年型105mm榴弹炮,虽然曲同丰并不了解榴弹炮和曲‘射’战法,可那家伙一摆出来就具备慑人的气势,毕竟,那是全新的德国货!
曲同丰发现,三千官兵组成的队伍中,没有一件呢料衣服,这让他的黑‘色’大氅变成了此地的笑话。他又发现,官兵们的神情一样的严肃、威武,看向客人(他误会了,人家那是看他们的师长)的目光透出热切的渴望,那是战意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