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鬼棺 第二十一章 黄汤溺水(2)(1/2)
少爷就问他:"你们干啥这么怕,这一段有你们说的这么厉害么?该不是串通了落地起价."
老才叹了口气说你们没去过不知道,用他们当地的话来说,这里还是黄河的时候,这一段,传说叫
做"黄汤弱水",那是羽毛扔里面都得沉下去,原因是这一段古黄河的水底,有很多的窟窿,不知道通到哪里,一到泛滥的姐姐,水就打着旋涡往里卷,老一辈的人都说这水就是黄泉水,阴曹地府里的九到黄泉就是由这里倾泻下去的,所以才有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的说法。//www.ops8.coM 访问下载TXT小说//
当然现在解放了,人家都不相信这一套,但是这河底下有窟窿,是千真万确的,前几年黄河枯水的时候,猛江也干了,还有科学家来考察过,那沙底是不平坦的,上面都是六七米的坑,里面填满了实心的沙子,这些窟窿是什么东西挖的,底下有什么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已经没人说地清楚.
不过这"黄汤弱水"的外号,倒是一点也没有起错,船开到这一段,就基本不受控制,任你是经验多老道的师傅,都得听着水流走,运气好的,你就一路磕磕碰碰地过去,要是运气不好,那就不好说了。
更险的是,很多次了一艘船过去,进去的时候还是十几个人,出峡口的时候船上就一个人也没有,不知道怎么回事情,也不见尸体.
近几年因为马达船的普及,情况开始改善起来,不过总体情况还是很不乐观.特别是一到大水的时候,那水流鬼得很,不知道是往哪里冲的,根本没办法驾御.
少爷道:"照您这么说,那咱们这一次不纯粹是去喂鱼的?哎呀,那可辛苦你了."
老才笑道:"那倒不至于,咱们铁皮船,就算通不过去,那也不容易沉,不过要拜托各位,上船的
时候,就别说什么喂鱼,大家闭上嘴巴,虽然我不敢保证能带你们过去,但是还能保证给为的性命."
那船主最后和我们说,他上一次强走这条路还是三年前,那时候是侥幸过去了,但是很奇怪,船底不知道为什么,坑坑洼洼的,好象给什么东西咬过似的,今年这一次,水量比以往都大,他也没什么把握,说实在的,得做好心里的准备,如果真的最后倒霉到要沉船,他也没办法救我们。大家一起填黄河,谁也别想侥幸,因为不可能有人能在这种季节从黄河里逃生的.
还有就是钱得给足,一分都不能少.
我对船主说:"钱你不用担心,我们和你一样,都有急事,如果真的事情办不成,钱对于我们来说也没什么意思,而且大家各取所需,你也别怕我们乱说话,你看这位少爷,他姓李,和龙王爷是亲戚,你就放心吧,包准没事情."
两个人谈妥价钱,我们便抓紧时间把装备搬上船,另外我还问了黄牙,能不能给我弄些武器来,再怎么说这一次也是进原始森林,我们总得有东西防身,黄牙让他女儿从他屋里翻了翻,找出一把老弩来,交给我,说枪嘛就没了,早给大连钢铁给融了,你要东西防身,现在就只有这玩意儿,看你在我这里买了这么多东西,我就算个添头卖给你,解放前这里人打猎都用这个,比现在的气枪好使多了.
我接过来一看,我靠,还真是好东西,松木的弩托,看得出是行家做的东西,很沉,皮口还很好,削尖的竹子做箭,持弓弩人只需将竹箭置放在箭托上,双手用力将弦往箭头反方向拉直至勾住,瞄准目标然后扣动扳机,竹箭便会唰地朝目标飞去,和枪比起来,这东西几乎没声音和后座力,十分有利与偷袭.
我实验着放了一箭,竹箭一转眼就射出一百多米,落在黄河里,弓弩发射后产生的震动感十分强烈,看样子给射中一箭也不是这么好玩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弹药太重,四十支竹箭比一百发子弹还重,爬山的时候恐怕是个累赘.
想想黄牙和我说的原始森林里的危险,还是把着把弩箭收下比较好,我将这东西扔给少爷,他力气比我大,这保护众人的责任就归他了.
我谢过黄牙,三个人就上了老才的铁皮船,不久船开,刚开始那几个小时还是在缓流区,我们从猫儿岭一直走到这里,几乎都没休息和吃东西,这时候正好吃点巧克力,喝一点酒,补充体力和温度,少
爷和我都是民兵预备役过来的,那时候备荒备战,我们都受过正规军一样的训练,所以这么一点奔波不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