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玄幻 > 千秋文碑:我在都市刻圣言 > 第2章 自燃的典籍

千秋文碑:我在都市刻圣言 第2章 自燃的典籍(2/2)

的交汇点。但他感到了——某种变化正在发生。不是来自文碑的衰败,而是来自人的觉醒。

典籍自燃,不是终结。

是清算的开始。

——

翌日清晨,柳家照例开库点典。外环抄经堂已清理干净,三具尸体被宣告为“文气走火”,归入意外名录。柳清妍端坐主位,神色如常,听长老汇报昨日损耗。

“《文渊总要》……昨夜例行翻检,略有虫蛀,已作焚毁处理。”她淡淡开口,语气平稳,仿佛昨夜那场诡异之火从未发生。

长老点头称是,无人质疑。

可当众人退下,她独自立于书库空廊,目光扫过一排排看似完整的典籍,心中却掀起惊涛。

她开始悄悄调阅历代家主手记,却发现凡涉及“文碑起源”“初代补天”等关键词的卷册,皆有不同程度的墨迹模糊,甚至整页空白。不是岁月侵蚀,而是人为抹除。

更诡异的是,她在一本尘封的《文监日录》夹层中,发现半页残纸,上书几行小字:

“天启三年,碑成之日,有异光贯城。先祖见碑文自改,恐非天授,乃以《总要》镇之,讳莫如深。后世子孙若见文心裂,当知——伪碑已醒。”

她手指颤抖,几乎握不住纸页。

原来,柳家祖先早已知道千秋文碑并非天降圣物,而是某种被强行塑造的伪典之源。他们用《文渊总要》压制其异动,以文心玉簪为锁,代代相传,却也将真相层层封印。

而如今,锁将断,碑将倾。

她缓缓合上日录,抬头望向窗外。市集喧嚣传来,百姓如常生活,无人知晓头顶的文脉正在崩解。他们仍在背诵被篡改的经典,仍在向一座虚假的丰碑献祭文气。

她忽然想起秦川。

那个被她视为威胁的穿越者,那个在文碑前独自书写的男人。他曾说:“文字不该是枷锁,而是钥匙。”

当时她嗤之以鼻。

可此刻,她竟觉得那句话,像一道光,刺破了她七百年来所信奉的一切。

她取出另一枚空白密符,犹豫片刻,终究没有写下任何内容。但她将它贴身收好,如同藏起一颗尚未点燃的火种。

她知道,若真有“补天者”现世,那人不会来自世家高阁,而必在尘埃深处,在那些敢于重写文字的人之中。

而她,或许不能再做沉默的共谋。

——

夜再次降临。

柳家书库恢复平静,仿佛昨夜一切只是幻觉。

可无人看见,在《文渊总要》焚尽的紫檀匣底,一片灰烬悄然重组,凝成两个极小的字:

“待君。”

字迹一闪,消散于风中。

同一时刻,远在城南陋巷,林若雪正伏案整理近日调查资料。忽觉窗棂轻响,一枚无名符纸飘然落下,封口无印,却隐隐透出一丝文息波动。

她皱眉拾起,拆开,只见素笺上赫然写着一行墨字:

“文碑之衰,始于三百年前篡改。欲寻真相,当查‘天启遗录’。”

她瞳孔骤缩。

这字迹陌生,却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庄重感,不似伪造。

她立刻翻找资料,却发现“天启遗录”四字,在所有官方典籍中均无记载。

她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唯有千秋文碑的微光,在远处若隐若现。

而她不知道的是,这封匿名信的源头,正来自柳清妍书房那道虚空传讯槽的另一端——一道被扭曲的文气流,将原本寄往未知之地的密函,中途截取、改写,最终投向了最可能点燃火种的人。

风起于青萍之末。

而文火,或将重燃于谎言的灰烬之上。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