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求我当国师 第73章:支持者动摇
我走出偏殿,天光刚压住宫墙金顶,可女帝那句“暗流涌动”却如重锤,在我心头‘哐当’作响。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势力?又会有何动作?我不敢耽搁,径直拐进宫门值房。
袖口有点磨手,是昨夜那本“百姓活命书”的硬封面蹭的。我把它塞进柜子,顺手倒了杯冷茶灌下去。茶水涩得发苦,但脑子清楚了。
我默念调取核心支持者姓名,启动‘忠诚度动态模拟’。三维关系图谱浮现,红蓝绿三色交错,部分名字泛着暗黄光点,数值下滑,关键词显示是惧失宠、恐牵连、观望中。
不是背叛,是退缩。他们怕女帝那一盆火,烧的不是信,是信号。
我盯着那三个名字,其中一个格外刺眼——礼部员外郎赵明远。这人上个月还当着满朝文官拍桌子,说“不开特区,不如辞官归田”。可今早议政,他人影都没见,仆从回话称“染疾告假”。
系统标记:昨夜戌时三刻,赵明远马车出入陈文昭府邸偏门,停留四十七分钟。
我冲亲信一招手,压低声音道:“给我查查赵府马车的轨迹,务必拿到实打实的证据!”
半个时辰后,回报来了:车辙印从东华门入,经宣德街,绕到陈府后巷,天未亮便返。路线歪得像条躲猫的狗。
我往椅背上一靠,闭着眼,在脑海中调出‘历史数据库’,输入‘北宋中层官员倒戈案例’这几个字。当看到那一组组数据时,我的心猛地一沉,愤怒与无奈交织,这些家伙,怎么就如此轻易动摇!
‘局势推演器’瞬间输出三组关键数据,维持现状三日内支持率将跌破40%,欧阳轩门生‘自保倾向’上升至77%,诱因是女帝昨夜未公开表态支持,被视为‘默许追责’信号。
再查赵明远,其儿子科考落榜,弟弟任仓曹正被查账目,昨夜他马车还出入陈府偏门,停留四十七分钟,动机和压力都齐了,人自然就软了。
这不是立场问题,是生存问题。他们不是不信特区能成,而是不信我能活到特区成功的那天。
早朝钟响。
我照常走向文官队列,脚步没变,袖子却多压了半寸,把袖口整理了两遍。不是紧张,是习惯性地想藏住手抖。
到了原定位置,我站定。
往日站在我左侧的五人,本该并肩而立。可今天,三人几乎同时后移半步,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烫着了。一人低头盯着靴尖,另一人眼角扫过来,又迅速移开。只剩工部主事周衡,还站在原位,但肩膀绷得死紧,喉结动了一下。
没人说话。没人看我。连呼吸都压低了。
我抬手扶了扶方巾,动作慢得像在挑米里的沙。心里问系统:“当前支持者流失是否已达临界点?”
原来如此。
他们不是不信我,是不信女帝信我。
火盆里的灰飘得再干净,没一句明话,就是一道悬在头顶的刀。谁站我这边,谁就得准备挨砍。
散朝时,人群如退潮般分开。我故意落后半步,等周衡走过来,便与他并肩而行。
风呼呼地从廊下穿过,吹得我的袍角一个劲儿地拍打腿侧。
我低声道:“昨夜火盆里的灰,没飘进工部账本吧?”
他脚步猛地一顿。
我继续走,没回头。
他跟上来,声音压得极低:“火能烧纸,烧不尽风言。”
突然,周衡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快速塞到我手中,低声道:“这是我能找到的一些对特区有利的资料,或可一用,我自会在暗中助力。”
说完,加快脚步,头也不回地拐进了工部值房。
我站在原地,嘴角动了一下。
还有人在听。
这就够了。
我转身走向宫门,系统界面再次浮现。光标缓缓移动,锁定下一个目标——欧阳轩。
刚踏出宫门台阶,迎面一辆马车疾驰而过,车帘晃动,露出一角深青官服。
是欧阳轩的车。
我停下。
车未停,直奔政事堂。
我站在原地,看着那辆马车远去,尘土在阳光下扬成一道斜线。
突然,车帘掀开一条缝。
一只眼睛扫了过来。
不是看我。
是确认我有没有跟上来。
我站着没动。
车影远去,消失在街角。
我抬起手,摸了摸袖口。那本“百姓活命书”的硬角,还在。
然而,刚走出宫门没多远,一个神秘人突然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今晚子时,城东破庙,生死大事’,这究竟是谁?又会有何阴谋?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