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佛偈:四兄妹的百年追寻 第2章 观音殿前的众生相
穿过沉重的山门,寺内的情况比外面更令人窒息。偌大的前院、回廊,甚至台阶上,都挤满了瑟缩的难民。空气中弥漫着汗味、馊味、劣质烟草味,还有浓重的香火气,混合成一种令人头晕的怪诞气息。哭喊声、咳嗽声、哀求声、低声的咒骂声交织在一起,嗡嗡作响。
观音殿是寺里唯一还保留着庄严和温暖的地方,但也人满为患。巨大的观音金身俯瞰着芸芸众生,慈眉善目。殿内燃着许多蜡烛和油灯,暖黄色的光驱散了些许寒意,也映照着一张张绝望、麻木或贪婪的脸。
陈有福护着妻儿,艰难地在殿外廊檐下找到一小块能落脚的地方。他把陈安放下来,搓着她冻僵的小手。“常儿,看好弟弟妹妹,爹去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弄点热水来。”他叮嘱道,声音透着疲惫。
“爹,小心点。”陈常点头,把弟弟陈戒和妹妹陈寂拉到自己身边。陈寂(老二)紧紧挨着哥哥,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她看到一个衣着还算干净的老婆婆(花婆婆),独自坐在角落一个破蒲团上,闭目养神,手里捻着一串乌黑的珠子,周围仿佛有一圈无形的屏障,让喧闹的人群下意识地避开她几分。*那个婆婆…好奇怪,但又让人有点安心?*陈寂心里想。
陈戒则被另一群人吸引了。几个身材魁梧、面色不善的汉子聚在一起,低声谈论着什么“地宫”、“宝贝”、“大清龙脉”。其中一个脸上有刀疤的汉子啐了一口:“呸!管他什么龙脉宝藏,老子只要真金白银!听说那释迦牟尼佛座下埋的,是当年永乐皇帝藏的金砖!”旁边一个干瘦的老头阴恻恻地笑:“金砖?嘿嘿,老朽看未必。要我说,是那传说中的《大藏经》孤本!得之可通佛门真谛,长生不死也未可知…”他们的谈话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是旁边一个穿着旧长衫、看似落魄书生的年轻人(柳文轩),他似乎病得不轻,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亮,扫过那几个汉子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长生不死?骗鬼呢!*陈戒心里哼了一声,但“金砖”两个字还是让他小小地咽了口唾沫。他转头看向大哥陈常,发现大哥正盯着殿门口。
殿门口,一个披着厚厚僧袍、面容清癯的老僧(慧明大师)正带着几个年轻僧人,指挥着分发一些稀薄的米汤和干硬的饼子。他眼神悲悯,声音平和,但眉宇间锁着深深的忧虑。他身旁一个身材高大、穿着深色劲装、腰间鼓鼓囊囊的中年男子(吴镇山)正低声对他说着什么,神色凝重。
“大师,寺里存粮真的不多了,这么多人…”一个年轻僧人焦急地说。
慧明大师双手合十,低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尽其所有吧。天寒地冻,人心惶惶,我佛慈悲,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冻饿而死在佛门清净地。”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混乱的人群,尤其是那几个便衣军人和聚在一起的凶悍汉子,忧色更深。“只是…怕这‘清净地’,很快也要不清净了。那地藏的传说…唉,终究是引来了太多不该来的心思。”
吴镇山声音低沉,带着军人特有的冷硬:“大师放心,有吴某在,定尽力维持秩序。只是…您也要早做打算。有些人,不是几碗米汤就能打发的。”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精准地锁定了那几个谈论地宫的汉子,以及缩在阴影里的便衣。
陈常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头的不安越来越重。*这寺庙,比外面更危险。爹娘…我们能平安度过这个冬天吗?*他下意识地握紧了弟弟妹妹的手。冰冷的空气中,似乎有什么无形的弦,正在越绷越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