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重生高育良这片天我说了算 45:侯亮平的反击(1/2)
侯亮平的反击,快得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当天下午,S委办公厅就接到了侯亮平的“建议”,希望将汉东大学的报告会,“升级”为S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沙瑞金接到汇报后,在办公室里踱步良久,最终还是大笔一挥,批示了“同意”。
他当然看得出侯亮平“反客为主”的意图,但他无法拒绝。一个来自最高检的局长,主动要求为全省干部上课,这是积极向上的“好事”,他作为S委一把手,没有任何理由阻拦。而且,他也乐于看到,侯亮平这根“棍子”,去搅一搅高育良的场子,让局势变得更“平衡”。
紧接着,一纸来自最高检的公函,送到了汉东省J委,要求调阅光明区区长孙连城的全部案卷材料,作为“懒政怠政典型案例”进行研究。
最后,侯亮平高调前往京州,与李达康进行了一次长达两小时的闭门会谈。没人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只知道,李达康亲自将侯亮平送到了市W大院门口,两人握手话别,相谈甚欢。
这一套行云流水的组合拳打下来,整个汉东官场,再次风向大变。
“看见没?侯局长这是要敲山震虎啊!”
“是啊,先升级会议夺了高育良的主场,再调孙连城的卷子敲打了李达康,最后还去安抚李达康,这手腕,太高了!”
“看来,咱们汉东的天,到底姓什么,还不好说呢。”
各种议论,甚嚣尘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高育良的身上,想看看这位前段时间一手遮天,搅动风云的S委副书J,将如何应对这位“京城来的猛龙”如此强势的反击。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高育良,没有任何反应。
他的办公室,大门紧闭。
他对S委升级会议的决定,表示“完全拥护”。
他对侯亮平调阅孙连城案卷,表示“全力配合”。
他对侯亮平与李达康的会面,更是连一句评论都没有。
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收起了所有的帆,静静地,等待着风暴的来临。
书房里的“授课”
“老师!侯亮平这三板斧,招招都冲着我们来的!他这是在全面孤立我们,拉拢李达康,警告其他人!我们要是再不反击,等他把势造起来,就彻底被动了!”祁同伟的语气,充满了焦急。
电话那头,高育良的声音,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同伟,你急什么?”
“老师,我能不急吗?他把报告会升级,我们的主场优势没了。他拿孙连城说事,骂的是懒政,打的却是我们‘改革先锋’的脸,说我们选出来的人里,也可能有这种只说不干的形式主义者!他还去拉拢李达康……”
“说完了吗?”高育良打断他。
“……说完了。”
“说完了,就静下心来,听我说。”高育良的语气,像一位正在授课的老师,循循善诱。
“同伟,你要记住,政治博弈,不是街头斗殴,不是你打我一拳,我就必须立刻还你一脚。有时候,最高明的应对,就是‘不应对’。”
“侯亮平现在做的这一切,叫什么?叫‘造势’。他刚来,根基不稳,所以他必须用最激烈、最高调的方式,来宣告他的存在,来划分他的阵营。他越是这么做,就越说明,他心里,没底。”
“而我们呢?”高育良轻笑一声,“我们已经赢得了‘清源行动’的胜利,手握实实在在的功绩。我们的‘改革先锋’,正在基层,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我们有‘实’,他只有‘虚’。你告诉我,一个只有虚名,没有实绩的人,他能跳多久?”
祁同伟若有所思。
“他把会议升级,是好事。来的人越多,级别越高,听他演讲的人就越多。他说的每一句话,就会被越多的人记住。将来,我们就可以用他自己说过的话,来当成‘最高指示’,去办我们自己的事。他这是在给我们送‘尚方宝剑’。”
“他拿孙连城说事?更好笑。孙连城是谁免的?是李达康。他痛批孙连城,就是在肯定李达康的工作。他想用这件事来影射我们,可我们选的王亮,正在石墨县拼命。一个懒政,一个实干,两相对比,汉东的干部群众,是瞎子吗?他这是在帮我们,抬高王亮的声望。”
“至于他去拉拢李达康……”高育良的笑声里,带上了一丝不屑,“你以为,李达康那头狮子,是那么好拉拢的吗?侯亮平能给他什么?几句口头上的表扬?还是帮他向S委要两个项目?这些,我高育良,同样给得起!”
“李达康现在,只是在两边下注,待价而沽。他不会轻易地倒向任何一方。侯亮平越是拉拢他,就越会让他看清楚,自己‘奇货可居’的价值。”
听完老师这番抽丝剥茧的分析,祁同伟只觉得豁然开朗,心中所有的焦躁和不安,都一扫而空。
他发现,自己看到的,只是对手凌厉的招式。而老师看到的,却是这些招式背后,所有的破绽和漏洞。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