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骨仙种:被剖丹后枯骨朝我叩首 第一百零八章 心碑永铸,万灵守望(1/3)
那混杂着草木与皮毛的陌生气息,并非来自一只野兽,而是一支队伍。
三只竖瞳森然的三目狐在前方引路,它们步伐轻盈,落地无声,仿佛幽灵滑过冻土,连枯草都未惊起一丝颤动。
空气中浮动着微寒的松针味,夹杂着野兽皮毛被晨霜浸透后的腥涩气息,鼻尖一触即退,令人脊背发凉。
其后,一条水桶粗细的青鳞巨蟒蜿蜒而行,冰冷的鳞片在初升的晨光下泛着幽绿光泽,像无数片磨薄的玉石层层相叠。
每当它腹下肌肉蠕动,地面便传来沉闷的震颤,掌心贴地之人甚至能感到那股阴寒顺着泥土渗入指尖。
它背上驮着几个藤条编织的巨大箩筐,筐中堆满叫不出名字的草药——有的散发出苦涩的焦香,有的则逸出腐泥般的腥甜;还有漆黑如炭的火绒,轻轻一碰便簌簌落下细灰,随风飘散,留下一道道看不见却灼人鼻腔的焦痕。
队伍的最后,一头身材佝偻、毛发灰白的独臂老猿拄着一根枯木杖,缓缓停在了第七号驿站之外。
它的呼吸粗重而缓慢,每一次吐纳都带出白雾般的气息,枯枝般的手指紧扣杖身,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色。
驿站的守夜人瞬间绷紧了身体,手已经握住了腰间的刀柄,金属与皮革摩擦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心脏狂跳如鼓,在耳膜内撞击出轰鸣。
他能听见自己血液奔流的声音,也能感受到脚底冻土传来的、那支队伍步步逼近的微震。
然而,那为首的灰须老猿并未表现出任何敌意。
它放下木杖,蹲下身,用那只仅存的、布满褶皱的手,在冻土上极为缓慢而郑重地画下了一个古老的符号。
指尖划过坚硬的地面,发出沙沙的摩擦声,仿佛在唤醒沉睡千年的记忆。
那符号由火焰与手印交织而成,线条粗粝却充满力量,即便未燃起火焰,也仿佛有热度自其中渗出,灼烫着近旁空气。
林小蝉恰好巡查至此,看到那符号的瞬间,瞳孔骤然收缩。
“火传!”她失声低呼,声音干涩得如同被砂纸磨过喉咙。
这不是简单的异兽图腾,而是南疆古语中代表“信火传递”的盟约之符!
更是上古时期,人与万兽共同守护信火的盟约组织——“百灵会”失传已久的暗记!
她来不及多想,立刻转身冲向主帐,靴底踏碎薄冰,发出清脆的裂响,急促地喊道:“丰云晏!快出来!百灵会……百灵会回来了!”
片刻之后,丰云晏、林小蝉与那灰须老猿在驿站外对峙。
语言不通,但那古老的符号超越了一切。
通过比划与精神上的隐约感知,双方迅速达成了共识。
一份全新的盟约就此诞生:异兽一族不踏入人类村落半步,但每当夜幕降临,它们将潜入深山,沿着信火连成的防线巡视,成为人类之外的第二道守护屏障。
作为回报,人类需定期在指定地点,为它们提供过冬的食物与必需的药材。
共生守望,万年之后,再度于南疆冻土之上成立。
协议既定,丰云晏立刻颁布了一道出人意料的命令。
他命人在南疆九十九座驿站的火堆旁,各立起一块未经打磨的青石巨碑。
“此碑,名为‘话碑’。”丰云晏的声音低沉而清晰,穿透夜风传遍各站,“不刻经文,不立碑铭。只许每夜守火之人,在石上写下自己的一句真心话。写完,自行抹去,不留痕迹。”
命令一出,众人哗然,却无人敢违。
第一日,碑上便出现了字迹。有的苍劲,有的稚嫩。
“我爹走前说,火亮着,他的魂就不散。”这字迹深陷石中,像是用尽全身力气刻下,指尖残留的温度似乎还留在石面。
“婆娘,等这火烧退了寒流,我就回去娶你。”笔画歪斜,却带着笑意,仿佛能听见那人喃喃自语时的温柔。
“我不信神仙,但我信今晚这堆火,能让我闺女睡个安稳觉。”这句话几乎只是划痕,却透出一种近乎虔诚的坚定。
那些写下又被抹去的真心话,仿佛并未消失。
只见九十九块话碑同时泛起淡淡的微光,如同月光浸透青石。
那些质朴甚至粗俗的话语,竟化作一道道金色的符文,从石碑表面沉入地下,烙印进地脉深处。
主帐内,一直趴伏在地的虎魄猛地抬起头,金色的瞳孔中满是震撼。
它能清晰地感知到,地脉之中,那些无形的、试图渗透的忘川寒流,在接触到这些金色符文的瞬间,竟如同被万千钢针攒刺,发出了无声的哀嚎,节节败退。
人心,竟成了最坚固的屏障!
与此同时,林小蝉正彻夜不眠地整理着阿禾哼唱的那些破碎歌谣。
她将音符一一记录,再对照仙宫残卷,终于有了惊人的发现。
这首被称为“唤火神谣”的古曲,缺失的后半段并非遗失,而是需要“双生共鸣”才能激活。
简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