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院锁双鱼 > 第86章 开窑、新芽与旧影

院锁双鱼 第86章 开窑、新芽与旧影(1/2)

云南村落传来消息——龙窑再次开窑。这一次,阿月的父亲和几位老窑工主持,烧制的是一批用于古建修复的定制琉璃瓦和脊兽。视频通话里,老人黝黑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镜头对准窑口:一件件琉璃瓦泛着深邃的孔雀蓝光泽,龙形脊兽栩栩如生,釉色饱满,窑变天成,在高原的阳光下流光溢彩,竟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丫头!你留下的新配比和火候笔记,太管用了!”老人声音洪亮,带着哽咽,“这批活儿,是咱们村接过最体面的订单!北京来的专家看了都说好!”

阿月在屏幕这头,眼圈红了,笑得却无比灿烂。她离开家乡,带来的不仅是警惕,还有在“薪传”工坊交流学习后,结合现代材料分析技术对传统釉方进行的一点点微调和对龙窑火控曲线的优化。这点滴的改进,在家乡的窑火中结出了硕果。

“爸,真好!真好!”她反复说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份成功,是对她坚持的最好肯定,也是对那个试图用金钱和阴谋窃取技艺的“赵主任”最有力的回击。

史小军当即决定,将这批精美的琉璃构件作为“星火计划”首个实体成果,在工坊进行小范围展示,并邀请故宫的古建修复专家和合作高校的学者前来观摩。这不仅是对阿月和云南村落的宣传,更是向外界展示“星火”实实在在的产出与价值。

---

地点:“薪传”工坊展厅

小小的展厅被布置得古色古香。新出窑的琉璃瓦和脊兽被精心陈列,旁边配以阿月手绘的釉料配方图解和烧制过程记录(关键数据已做淡化处理)。灯光下,琉璃构件焕发着夺目的光彩,其瑰丽的釉色和精湛的造型,让前来观摩的专家们赞不绝口。

“这才是真正的‘珐华’釉!色泽沉静,釉质莹润,不是市面那些化学釉能比的!”“这窑变效果,浑然天成,有古意!”“了不起!民间还有这样的传承!”

赞誉声中,阿月有些羞涩地站在一旁,回答着专家们的提问。史小军、老周等人忙着招呼。Luna也穿梭在人群中,举止得体,与学者们交谈甚欢,但她偶尔瞥向那些琉璃构件的眼神,却带着一种分析师的冷静,仿佛在评估其数据价值。

在展厅不起眼的角落,阿乐独自站着,看得尤为专注。他几乎趴在了玻璃展柜上,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临摹着脊兽的线条,眼神痴迷。对他而言,这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他能理解的、与泥土和火焰相关的生命语言。

一位高校老教授注意到他,笑着问:“小伙子,对这很感兴趣?”阿乐吓了一跳,连忙站直,脸有些红:“嗯……老师,我觉得……它们像是活的。”老教授饶有兴趣:“哦?怎么说?”“就……泥巴和石头,经过火,变成了这样……有颜色,有样子,有精神。”阿乐磕磕巴巴地努力表达着,“不像机器做出来的,冷冰冰的。它们有‘脾气’。”

老教授闻言,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说得好!‘有脾气’,这就是传统手工艺的灵魂所在!小伙子,你很有悟性。”他递给阿乐一张名片,“以后考研,可以考虑我的方向,专门研究传统工艺的活化传承。”

阿乐接过名片,手微微颤抖,像是接过了一份沉重的希望。

---

地点:某隐秘数据中心线上

“匠魂”浏览着关于“薪传”工坊琉璃展的报告,以及通过Luna的隐蔽摄像头传回的几张高精度照片。报告着重描述了琉璃的釉色、造型以及获得的学术界的积极评价。

「目标:‘珐华’琉璃工艺。数据需求:完整釉料配方(精确到矿物产地)、窑变控制节点温度曲线、釉料研磨细度与粘度关系数据。优先级:高。可用策略:利用其合作展示的契机,尝试接触其物流或仓储环节,获取样本进行逆向工程;或加大对目标传承人(阿月)的社会关系渗透,寻找突破口。」

指令悄然下达。

与此同时,另一份评估报告也被呈送上来,是关于那份“鱼鳔胶”数据在“榫卯的呼吸”测试件上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承认,经过参数调整后,测试件在常规环境下表现稳定,已接近预期目标。

「数据已验证有效,虽有偏差,但可通过实践微调完善。将其纳入‘明代木作工艺核心数据库’,保密等级:绝密。启动下一阶段测试:仿制‘木蕴星芒’(一件以木质肌理中蕴含的细微金丝绒光泽而闻名的清代小柜)。」

“百工坊”在错误的道路上,凭借其强大的工程化能力,竟然真的推动着他们的“复制”计划。他们像一群盲人,摸着一头名为“传统”的大象的局部,却自以为正在构建整个生物的全息模型。

---

地点:槐荫居,夜

客人散去,院子里恢复了宁静。史小军和父亲坐在石榴树下,复盘着今天的展示会。

“阿月这丫头,是真给咱长脸。”史建国抿着茶,语气欣慰,“她那村里的窑火,算是续上了。”“是啊,”史小军点头,“‘星火’计划,总算看到了第一颗实实在在的火星子。”“那个叫阿乐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