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院锁双鱼 > 第82章 设局、微光与旧账

院锁双鱼 第82章 设局、微光与旧账(1/2)

工坊跳闸事件像一根刺,扎在史小军心里。被动防御,永远慢人一步。必须想办法化被动为主动。

深夜,“薪传”工坊的会议室依旧亮着灯。史小军、老周、小刘,以及视频连线的陈墨和王队,正在进行一次秘密会议。

“Luna的嫌疑最大,但她很警惕,常规方法很难抓到实质证据。”小刘调出跳闸时的监控分析,“她安装的应该是某种微型被动式信号中继器,只接收特定触发信号后才短暂工作,极难被发现。我们清理了物理设备,但她肯定还有后手。”

“她在测绘环境,测试反应。”陈墨沉吟道,“那我们就给她一点她想看的‘漏洞’。”

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形——“镜中镜”计划。

由小刘牵头,在工坊的网络和电力系统中,精心构建一个看似隐蔽的“管理后门”或“低权限监控盲区”,但这个区域的一切访问和操作,都将处于更高级别的实时监控和记录之下。同时,在这个“陷阱区域”附近,布置一些看似有价值、实则经过篡改或植入标记的“工艺数据片段”,比如一份关于“特殊古法鱼鳔胶熬制火候与应力关系”的初步研究报告(基于老周的经验,但关键数据做了微小且可追踪的改动),或者一段“明代家具特定榫卯结构微震动频率分析”的残缺数据。

“我们要让她‘意外’发现这个漏洞,并‘成功’窃取到这些看似核心、实则有毒的诱饵数据。”史小军目光锐利,“只要她动了,她的行为模式、她传递数据的方式、甚至她背后的接收端,都会暴露出来。”

王队补充:“我会协调网安部门,对流出数据进行全程追踪。同时,对Luna的线下监控也要加强,看她接触什么人。”

老周搓着手:“这法子险,但值得一试。就得让这些宵小觉得有机可乘,才会露出马脚!”

计划细节被反复推敲,确保万无一失。这是一场需要极高耐心的狩猎。

---

地点:城中村出租屋某高档公寓

阿乐依旧每天去工坊学习,更加沉默寡言,但眼神里的光却越来越亮。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知识,对着老木头发呆的时间越来越长,手指上的茧子也厚了一层。那条诱惑的短信,他没有回复,也没有删除,像一道疤留在手机里。课余时间,他接了一些帮附近老街坊修补老旧家具的零活,钱不多,但踏实。

Luna的生活则规律而高效。她完美地扮演着一个背景光鲜、热爱传统技艺的海归精英角色,与学员、老师都能打成一片。但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她的眼神会变得冰冷而锐利,如同扫描仪般记录着工坊的每一个细节。她注意到了工坊西北角一个似乎很少被使用的老旧物料间,那里的无线信号覆盖较弱,且靠近一条备用电路。这符合她寻找“漏洞”的特征。

她像一只耐心的蜘蛛,等待着猎物撞上蛛网。

---

地点:槐荫居

阿月逐渐融入了北京的生活。白天去工坊帮忙带教琉璃基础知识,晚上回到槐荫居,和齐若萱一起做饭,听史建国讲古老年间北京城的故事,陪史明轩玩那些流光溢彩的琉璃小件。她甚至开始跟着史建国,有样学样地“优化”那些铜盆镜子的角度,美其名曰“增加点云南的烟火气进来”。

史建国对阿月的手艺赞不绝口,尤其喜欢她烧制的一种模仿“唐三彩”釉变效果的琉璃小马,说是摆在多宝阁上“镇宅”。

这天傍晚,史小军回来得早,爷俩坐在石榴树下喝茶。

“爸,您那些铜盆镜子,好像还真有点用。”史小军把工坊跳闸和王队技术分析的情况,用尽量通俗的方式告诉了父亲,“技术那边说,最近试图从外围蹭网探测的信号,衰减得很厉害,好像确实被什么干扰了。”

史建国得意地哼了一声,呷了口浓茶:“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总有它的道理。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事儿,就得靠这老玩意儿的感觉。”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那玉佩,最近安稳多了。”

正说着,齐若萱拿着一个快递文件袋从外面进来:“小军,有你的快递,好像是国外寄来的,全是洋文。”

史小军接过来一看,寄件人署名是瑞士日内瓦的一个律师事务所。他心中一动,拆开文件,里面是几份正式的公证文件和一封信。

信是“欧罗巴之眼”拍卖行新任总裁写来的,语气正式而谦卑。大致内容是:鉴于前期拍品真伪争议给故宫博物院及槐荫居史先生造成的声誉困扰,经董事会决议,正式致歉并自愿提供一笔象征性的“声誉补偿金”。同时,随信附上的是前期那枚白玉镂雕双鱼佩赝品的最终处理证明文件——经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机构监督,已予以物理粉碎性销毁,并附有公证过的销毁过程照片和视频文件链接。

文件最后,还夹着一份私人的手写短笺,来自那位曾与陈墨交锋、后来被解雇的资深专家(他已离开拍卖行)。短笺上只有一句话,字迹略显潦草:

「……技艺可仿,其魂难觅。旧账已清,然‘匠魂’所求,远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