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情史有点上头 第一章 中秋宴酣吃大瓜:杨广戏宣华,文帝怒惊寝(1/2)
中秋这天,范阳太守朱府里热闹得像开了锅。雕花门帘半卷着,露出里头亮堂堂的光,穿黑头巾的仆役们端着热气腾腾的盘子,在门口排成了小火车,一盘盘山珍海味刚递过去,帘子里就伸出来好几只白白嫩嫩的手接着。一阵银铃似的笑混着个爽朗的大嗓门儿飘出来——不用问,准是朱太守带着一家子开中秋派对呢。
主位上坐着的朱承礼,五十来岁,白净脸配三缕长须,看着就像戏文里的官老爷。左手边坐个小不点,是他的心肝宝贝儿子安邦;右手边挨着位姑娘,十八九岁,正是他嫡出的女儿娇娜。这姑娘长得那叫一个绝,皮肤白得像刚剥壳的荔枝,腰细得一把能掐住,走两步都带着股子仙气,偏偏还读得一肚子书,笑起来都带着书卷气,活脱脱是朱太守夫妇的掌上明珠。
不过要说府里最出挑的,还得是安邦的娘——飞红。这如夫人今年二十四,长了张勾人的小脸,眼睛像含着水,说起话来又脆又甜,满屋子就听她的笑声最响亮。关键是人家不光有颜值,还有脑子,算账写字样样行,偌大个太守府,上上下下几十号人,全凭她管得井井有条,连门房老头都不敢跟她耍半点滑头。六年前她生了安邦,一下子从一众姬妾里脱颖而出,连正室荣氏都得高看她两眼。
这会儿家宴正热闹,荣氏坐在上首,飞红在下首陪着,另外五位姬妾——醉绿、眠云、漱霞、楚岫、巫云,排着队坐在底下。酒过三巡,楚岫抱着琵琶就弹起来,眠云吹笙,漱霞弄箫,巫云打拍子,醉绿清了清嗓子开唱:清明寒食踏青游,生小娇怜未解愁
一曲终了,朱太守拍着大腿叫好:这词儿新鲜!谁写的?
醉绿笑着起身:是娇娜小姐的新作,我们排了三天才练熟呢。
朱太守一听,眼睛都亮了,一把拉住娇娜的手:好闺女!有出息!转头冲飞红喊,把那翡翠砚拿来!
飞红立马带着丫鬟去取,回来捧着个黄缎子包的匣子。娇娜打开一看,里头嵌着方翡翠砚,绿得发亮,摸上去滑溜溜的。爹,这给我呀?她眼睛弯成了月牙。
拿着吧,朱太守笑得满脸褶子,五年前从海南淘来的,藏了这么久,就该给我闺女用。
娇娜刚红着脸道谢,飞红就打趣:得了这宝砚,将来嫁了姑爷,怕是要跟人对诗到天亮咯!
娇娜脸腾地红了,啐了她一口,逗得满屋子人笑翻了。正闹着,大丫鬟跑进来:汴梁申家公子来了!
荣氏一听,立马乐了:快请进来!准是饿坏了。
屋里的女眷们赶紧避进内室,一会儿帘子一动,走进个高挑的年轻人,对着朱太守夫妇就行礼。荣氏一把拉过他,又是问路上累不累,又是问家里人好不好,正是她的外甥申厚卿。
飞红搬来椅子,申厚卿刚坐下,朱太守就喊:把安邦和娇娜叫来,陪表哥喝酒。
安邦蹦蹦跳跳跑出来,没多久,娇娜也跟着丫鬟出来了。她穿着身锦绣裙,头上珠翠晃得人眼花,申厚卿抬头一看,顿时愣了——这表妹美得跟画上走下来似的。两人互相行礼时,申厚卿忍不住多瞅了两眼,娇娜被看得不好意思,赶紧躲到荣氏身边。
几年不见,妹妹出落得跟天仙似的,申厚卿笑着说,我家三妹天天念叨你呢。
飞红在一旁搭腔:既是天仙,刚才怎么不多拜两拜?
这话逗得众人又笑起来,娇娜红着脸躲进了内室。
酒过几杯,申厚卿叹了口气:说真的,这次来,我都不想考功名了。
朱太守愣了:怎么了?
舅父是不知道,申厚卿放下酒杯,当今皇上就知道吃喝玩乐,任由奸臣折腾,老百姓过得比黄连还苦。我一路走来,看见开河的民工,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他说着就红了眼:为了开河通扬州,麻叔谋他们抓了几百万人当苦力,老人小孩都不放过,雨天雪天都得在泥里刨,死了就直接扔河里,路上到处是尸体...这样的朝廷,我就算考了功名又能怎样?
朱太守拍着他的肩叹气:傻孩子,世道就这样,你一个人拗得过吗?来,喝酒!
说着就让人把姬妾们叫出来:今儿外甥在,都热闹起来!
一时间琵琶笙箫又响起来,眠云唱着新编的曲子,朱太守喝得兴起,跟着拍子摇头晃脑。满屋子的欢声笑语里,谁也没注意,申厚卿望着内室的方向,悄悄红了脸——这趟来范阳,怕是要比他想的更有意思了。
酒席还在继续,一桌子人轮番劝酒,申厚卿酒量本就好,几杯下肚反倒更健谈了。那几位姬妾眼亮晶晶的,跟等着拆快递似的往前凑:“小哥快说说,京城里有没有啥宫里的瓜?听得人耳朵都痒了!”
申厚卿“啪”地放下酒杯,手一拍大腿:“瓜?那可太多了!就说当今那位隋炀帝,简直是好色界的显眼包——哦不对,这事儿得从他当晋王时说起。”
“文帝本来有俩儿子,都是独孤太后生的。老大杨勇早早就立了太子,老二就是现在这位,当时叫杨广,封在晋阳当晋王。可他哪甘心只当王爷啊?天天背地里搞小动作,给文帝身边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