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的洪武篡位传奇 第一章奉天殿之变(1/2)
洪武二十五年,原本繁华热闹的应天府,此刻却被一层沉重的阴霾所笼罩。太子朱标,这位备受尊崇的国之储君,竟突然薨逝。噩耗传来,整个大明王朝为之震动,街头巷尾,百姓们皆在低声议论,神色间满是忧虑与惶恐。
皇宫之内,气氛更是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朱元璋独坐御书房,望着朱标生前用过的物件,眼神空洞而哀伤。他与朱标父子情深,朱标的离去,无疑是对他沉重的打击。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储,在短暂的悲痛之后,朱元璋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思考着皇储的人选。
经过几日的深思熟虑,朱元璋心中已有了决断。他执意册封二皇孙朱允炆为太孙。在他看来,朱允炆性格仁厚,且自幼熟读儒家经典,颇具贤德之名,是继承大统的合适人选。
册封之日,奉天殿内庄严肃穆。一众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整齐排列,他们的脸上虽看不出喜怒,但心中却各自打着算盘。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他扫视着下方的群臣,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宣布册封旨意。
就在这时,一道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皇爷爷,孙儿不赞成!”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朱允熥大步从群臣中走出,昂首挺胸,毫无惧色。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怒目而视,喝道:“允熥,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还不速速退下,向本皇请罪!”
朱允熥却并未退缩,他向前一步,朗声道:“皇爷爷,孙儿所言句句属实。我乃法统上的嫡子嫡孙,您要让一个庶子来当太孙,这岂不是乱了礼法纲常?将我这个嫡子嫡孙置于何地?又将天下藩王叔叔们置于何地?”
此言一出,奉天殿内顿时一片哗然。群臣们交头接耳,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朱允炆站在一旁,脸色微微发白,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朱元璋怒不可遏,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吼道:“放肆!你怎敢如此对本皇说话?来人,给我将这个逆孙拿下!”
随着朱元璋的命令,锦衣卫和大汉将军们立刻手持兵器,如狼似虎地朝着朱允熥扑去。然而,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平日里对朱元璋唯命是从的侍卫们,此刻却面面相觑,脚步迟疑,竟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动手。
朱元璋见状,更是怒发冲冠,他又转头看向李景龙、徐辉祖和蓝玉,厉声喝道:“你们还等什么?还不赶快将这个孽障给我拿下!”
李景龙、徐辉祖和蓝玉相互对视了一眼,皆面露难色。蓝玉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允熥是臣的外甥孙,臣……”
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他大声说道:“皇爷爷,您看到了吧?蓝玉是我的舅姥爷,李景隆是我的表兄弟,徐辉祖等一众勋贵都支持我。今日,我既然站了出来,就不怕您降罪。”
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他万万没有想到,朱允熥竟然在朝堂上公然反抗,而且还得到了这么多勋贵的支持。此时,众多官员纷纷站出来指责朱允熥谋逆,劝他束手就擒。
“三皇孙殿下,您这是谋逆大罪,还是快快束手就擒,祈求陛下宽恕吧!”一位年迈的官员颤颤巍巍地说道。
朱允熥冷冷地扫视了众人一眼,反问道:“还有谁要站出来指责我?今日之事,我问心无愧。我只是在维护我应有的权益,维护大明的礼法纲常!”
面对朱允熥的强硬态度,朝堂上一时陷入了僵局。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他深知朱允熥背后的势力不可小觑,如果强行镇压,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乱。思索再三,朱元璋决定做出让步。
“允熥,本皇可以不追究你今日的冒犯之罪,还可封你为太孙,你可愿意?”朱元璋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
然而,朱允熥却并未满足于此。他挺直腰杆,大声说道:“皇爷爷,孙儿不要做太孙,孙儿要您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我!”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众人纷纷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朱元璋更是气得差点晕厥过去,他用颤抖的手指着朱允熥,骂道:“你……你这个逆孙,简直是大逆不道!本皇绝对不会退位,你休要痴心妄想!”
一时间,群臣们纷纷出言劝阻朱允熥。
“殿下,此举万万不可啊!若是逼陛下退位,天下藩王绝对不会答应,届时必将引发大乱,百姓也将生灵涂炭啊!”
“是啊,殿下,还请您三思而后行,莫要做出这等糊涂事!”
朱允熥却不为所动,他神色坚定地说道:“皇爷爷,若您不退位,大明才真的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孙儿可以向您承诺,您退位之后,可随时监督我。若孙儿日后误国误民,您有权废黜我的皇位,孙儿绝无二话。”
朱元璋心中虽有万般不甘,但看着朱允熥那坚定的眼神,他也深知此事难以善了。就在这时,朱元璋突然发现,整个奉天殿外竟一片死寂。他派去传令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以及禁卫,竟然都没有了动静。
“这是怎么回事?他们都去了哪里?”朱元璋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朱允熥微微一笑,说道:“皇爷爷,无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