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同人 > 六姊妹:火车司机,何家顶梁柱 > 第二章 红晕

六姊妹:火车司机,何家顶梁柱 第二章 红晕(1/2)

“从今天起,我就是周建设了。”他在心中对自己说道,“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那就好好活下去,活出个人样来”

与此同时,在距离淮城数百里之外的扬州江都县,一户姓何的人家也正经历着一场重要的人生转折。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何常胜已经带着妻子刘美心和几个孩子,登上了开往北方的火车。火车是那种老式的绿皮火车,车厢里拥挤而嘈杂,混合着各种气味。

何常胜是个年近四十的汉子,身材中等,皮肤黝黑,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他是个手艺精湛的木匠,在江都老家也算小有名气。这次举家搬迁到淮城,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地方建设。更主要的是,他听说淮城那边正在大搞建设,工厂多,机会也多,凭他的手艺,不愁找不到好活计。

妻子刘美心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虽然年近四十,生育了几个孩子,但依旧能看出年轻时的秀丽底子。她穿着朴素的蓝布衣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路上,她怀里抱着最小的孩子,嘴里不停地盘算着家里的那点积蓄,以及到了淮城之后的生计问题。虽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心中也难免有些许不安。

他们的大女儿何家丽,今年十六岁,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继承了母亲的秀美,皮肤白皙,眉眼清秀,一头乌黑的头发编成两条粗长的辫子垂在胸前。此刻,她正靠在车窗边,好奇地打量着窗外飞逝而过的田野和村庄。对于未知的淮城,她心中充满了新奇和向往。

何家丽是个懂事的姑娘,知道这次搬家对整个家庭意义重大。她是家里的老大,也是父母的骄傲和得力帮手。她暗下决心,到了淮城之后,一定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庭的重担。

除了何家丽,何常胜夫妇还带着另外三个尚年幼的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几个孩子挤在硬座上,对这趟远行充满了新奇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火车“哐当哐当”地向前行驶,载着何常胜一家人对新生活的期盼,也载着他们对未来的些许忐忑,一路风尘仆仆地向着淮城进发。他们并不知道,在那个陌生的城市里,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一番际遇。

淮城,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铁路运输是其重要的经济命脉。铁路局的规模庞大,下设机务段、车务段、工务段、电务段等多个部门,而周建设所在的机修厂,正是隶属于机务段的一个重要单位,负责火车头的日常检修和维护。

何常胜凭借着一手过硬的木工手艺,来到淮城后没过多久,就在铁路局下属的一家小型家具厂找到了工作。这家家具厂主要负责为铁路局内部单位和职工制作一些办公家具和生活用品,活计虽然不算太多,但总算稳定,暂时解决了何家一家的生计问题。

刘美心则在家中操持家务,照顾几个年幼的孩子。安顿下来后,她也开始四处打听,看看有没有什么零活可以做,希望能补贴一些家用,减轻丈夫的负担。毕竟,家里孩子多,开销也大,单靠何常胜一个人的工资,日子过得还是有些紧巴巴。

这天中午,周建设因为早班的工作提前完成,便早早来到了铁路局的大食堂。五十年代的食堂,条件简陋,但饭菜分量还算足,价格也相对便宜,是他们这些单身职工解决温饱的主要场所。

食堂里人声鼎沸,烟火气十足。工人们穿着油渍麻花的工装,端着搪瓷大碗,排着长队打饭。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和汗水的味道。

周建设打了一份白菜豆腐和两个馒头,找了个空位坐下,刚准备开吃,眼角的余光无意中瞥见不远处靠近洗碗池的地方,一个穿着朴素但干净利落的姑娘正在忙碌着。

那姑娘看起来十六七岁的年纪,梳着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身上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浅蓝色布褂子,袖子高高挽起,露出一截皓白的手腕。她正低着头,麻利地收拾着桌上的碗筷,将剩菜剩饭倒进泔水桶,然后把碗筷分类放好。她的动作娴熟而迅速,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活计。

周建设只看了一眼,便觉得眼前一亮。

那姑娘的眉眼生得极是清秀,皮肤白皙细腻,鼻梁小巧挺直,嘴唇是自然的粉嫩色泽。虽然穿着朴素,脸上也没有任何脂粉的修饰,但那份天然去雕饰的清丽,却如同浊世中的一朵清水芙蓉,与周围喧嚣嘈杂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身上带着一股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娴静的气质,让人一见便心生好感。

周建设的心脏没来由地“怦怦”跳了两下,他暗道:这姑娘可真漂亮比他前世见过的那些浓妆艳抹的网红脸,不知道要耐看多少倍。

他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发现那姑娘虽然一直在低头干活,但腰背挺得笔直,动作间透着一股利落和认真。即使是在做着这种粗重油腻的活计,她身上也丝毫不见邋遢之气,反而显得干净清爽。

这姑娘,正是随父母从扬州迁来淮城的何家丽。

为了给家里减轻一些经济负担,也为了能给年幼的弟妹们换点额外的口粮或者饭菜票,懂事的何家丽在父亲何常胜找到工作后,便主动向食堂的管理员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