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朱祐樘横扫诸国吓傻朱见深 > 第一章 用治伤消毒来败坏名声(求收藏!)

大明:朱祐樘横扫诸国吓傻朱见深 第一章 用治伤消毒来败坏名声(求收藏!)(1/2)

大明成化。

东宫。

望着雕梁画栋,朱祐樘攥紧了衣角。

穿越成明宪宗的嫡子虽然不错,但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让一个满嘴网络梗的现代人,立刻变成谨言慎行的国之储君,简直比登天还难。

今早梳头时,宫女那句“殿下今日怎这般毛躁“,已经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更别提皇帝老爹朱见深、邵贵妃,还有内阁里商辂、彭时这些老狐狸,哪一个不是人精?

“必须得想办法离开京城才行!”朱祐樘咬咬牙。

明朝皇室规矩森严,稍有差池就是僭越大罪。

且不说他写的毛笔字歪歪扭扭,单是对朝堂礼仪的生疏,迟早要露馅。

他翻开舆图,目光掠过宣府、大同。

北疆瓦剌刚被王越击退,这条路走不通。

西南苗乱未平,也非善地。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云南——麓川!

此地虽已被王骥三次征讨,但土司势力盘根错节,又是通往缅甸的要道。

只要能到麓川,凭借后世掌握的农桑、冶铁技术,足以立足。

正盘算时,太监急匆匆跑来:“殿下!京营练兵出事了,有好几人摔断了腿!”

这太监与管带向来不合,特意来搬救兵。

朱祐樘眼睛一亮,历史知识突然清晰起来:成化年间,京营训练死伤本就常有,朝廷对武将练兵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带我去伤兵营。”

他快步出门。

路上,他想起去年平定固原叛乱时,皇帝特准勋贵子弟前往军前历练。

若是以考察伤情为由,请求前往云南督办军粮...一个计划在脑中成型。

伤兵营里,医官正在为伤员敷金疮药。

看到太子到来,众人挣扎着要行礼。

朱祐樘按住一位断腿的士卒:“莫动,本王问你,若能去云南边镇效力,可愿前往?”

士卒愣神片刻,突然叩首:“愿为殿下赴汤蹈火!”朱祐樘嘴角扬起笑意。

这场意外,或许就是他改写命运的转机。

只要能以“历练太子军威”的名义离开京城,天高皇帝远,麓川的密林深处,正藏着他的新生。

……

最近几天,东宫库房的钥匙几乎被账房磨出了包浆。

自从京营练兵事故后,朱祐樘就像着了魔般折腾。

他先是从工部调走十套陶瓮,又让顺天府采买百石糯米,还派人在京城粮行大肆扫货。

不消三日,全北京城都传开了——太子殿下竟要在东宫酿春酒!

这可不是小事。

成化年间,西南战事吃紧,漕运粮食大半充作军粮,百姓家中多以麸皮掺野菜度日。

堂堂储君公然耗费民脂酿酒,简直是把御史台当摆设。

朱祐樘站在新搭的作坊前,看着工匠将陶瓮改造成蒸馏器。

前世作为B站手工区百大UP主,他闭着眼都能画出蒸馏流程图。

但此刻,他盯着那根竹制导酒管,手心仍沁着薄汗——这不是视频拍摄,稍有差池就是欺君之罪。

“殿下,户部派人来问...”管事太监欲言又止。

自从上次报信立功,这阉人愈发懂得察言观色,“说今年漕粮还未进京,民间已有饿殍。”

朱祐樘将发酵六日的酒醅倒入陶瓮,冷笑一声:“让他们尽管参。”

他特意将酿酒之事闹得满城风雨,就是要逼文官集团出手。

只要弹劾奏疏一上,他便能以“戴罪立功”为由,恳请前往云南督运军粮——那里不仅是他选定的退路,更藏着能改变伤兵命运的关键。

当第一缕酒气顺着竹管涌出时,作坊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这股浓烈的醇香,与市井间寡淡的米酒截然不同,倒像是宣府军汉们私酿的烧刀子。

朱祐樘却皱起眉头,示意换了天锅的冷水:“头锅酒杂质多,先存着。”

他心里清楚,这看似奢靡的举动,实则是救命良方——前世数据显示,明代战场伤兵因感染致死率高达六成,而高度酒正是最好的消毒利器。

“殿下,这酒...”老太监喉结滚动,“当真要用来洗伤口?”

朱祐樘将蒸馏出的二锅头倒入陶罐,指尖抚过陶罐粗糙的纹路,忽然笑了:“自然。等这些酒装好,本王要亲自送往京营。”

远处传来更鼓声,他望着天际残月,盘算着明日早朝的弹劾戏码。

……

朱祐樘摩挲着坛口的红绸,望着伤兵营外冻得发紫的冰棱。

这几日他故意将酿酒动静闹大,户部的弹劾折子雪片般飞进司礼监,正是火候。

“把这坛酒抬进去。”他吩咐道。

身后的老太监陈德缩着脖子,抱着酒坛的指节发白——这可是用三十石精米换来的,够寻常人家吃半年。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