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剑尊的武道传奇 2 长老点拨(1/2)
药庐残香未散,冯逸尘已在晨光中挥出第三十六剑。
青铜铃铛系在腕间,随剑势发出细碎的鸣响。
昨夜烙在经脉里的修己以敬四字,此刻正随着呼吸明灭,如同活物游走在剑锋之上。
三少爷当心!赵灵的惊呼与破空声同时响起。
五枚寒铁蒺藜撞在青竹剑上,将敬字最后一捺的锋芒截断在三分处。
冯逸尘收势转身,正看见李轩把玩着手里剩下的暗器,五六个旁系子弟在他身后哄笑。
听闻三少爷昨夜观星悟道,怎么剑势里还带着药渣味?李轩指尖寒光闪烁,武者巅峰的威压裹着暗器封住冯逸尘周身要穴,祭剑大典前,愚兄帮你松松筋骨。
冯逸尘握剑的手青筋暴起。
丹田处新生的剑纹突然灼热,昨夜星河倒映在瞳仁深处,那些破碎的篆字竟在经脉里重组出《周易·乾卦》的爻辞。
腕间青铜铃铛无风自动,他忽然想起王长老说过的话:儒道剑心不在杀伐,在化用天地至理。
当第七枚蒺藜破空而至时,冯逸尘的剑尖在虚空划出半道圆弧。
暗器撞在卦象虚影上,借着力道折返,将李轩束发的玉冠击得粉碎。
乱发披散的李轩踉跄后退,身后子弟被反弹的蒺藜打得抱头鼠窜。
多谢李兄喂招。冯逸尘挽了个剑花,故意让铃铛在对方眼前晃过,这招亢龙有悔,可还入得眼?
暮春的演武场飘着柳絮,顾清瑶的冰绫纱拂过冯逸尘肩头时,他正用剑柄挑飞第五个挑衅者的腰带。
那方绣着云纹的冰绫精准裹住偷袭者的脚踝,清冷嗓音自月洞门传来:冯师弟的剑,不该沾这等腌臜血。
冯逸尘呼吸一滞。
三日前这方冰绫还冻碎过他半幅衣袖,此刻却带着霜雪气息护在他身侧。
他按着狂跳的心口转身,正迎上顾清瑶探究的目光。
少女武师初期的威压如月华倾泻,惊得李轩等人慌忙退避。
顾师姐...他刚要开口,对方已转身离去。
唯有冰绫末端残留的君子不器四字冰纹,在青石板上闪烁片刻,化作春水渗入他足下土地。
当夜冯逸尘在藏书阁翻出《礼记注疏》,发现冰纹消失处对应的段落正是玉不琢不成器。
青铜铃铛在月光下泛起涟漪,他突然读懂那冰绫传书的深意——顾清瑶在提醒他莫要困于眼前争斗。
七日后,祭剑大典前的朔月夜。
冯逸尘跪坐在王长老的墨竹院,看着老者用朱砂在虚空写出仁者无忧四字。
笔锋过处,浩然气凝成剑气,将飘落的竹叶削成三十六片等大的残月。
看清楚,剑气不是刀斧。王长老的烟杆敲在冯逸尘后颈,激得他经脉里的篆字疯狂游走,要像庖丁解牛,顺着天道纹路走。
远处传来祭典鼓声,冯逸尘握剑的手微微颤抖。
他忽然想起顾清瑶冰绫上的字迹,想起李轩散落玉冠时怨毒的眼神,想起昨夜观星时悟透的天行健卦象。
丹田处的剑纹滚烫如熔岩,腕间铃铛与祭鼓共鸣,某种前所未有的明悟在血脉中沸腾。
当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时,少年突然挥剑斩向竹影。
剑锋未至,浩然气已托着三片竹叶组成君子卦象。
王长老的烟杆啪嗒落地,檐角青铜铃齐齐自鸣——这是儒道剑心初成的征兆。
(接上文)
晨雾未散,演武场上三十六面玄铁旗猎猎作响。
冯逸尘立在巽字旗下,青竹剑尖垂落的露珠映着初阳,竟凝成半阙《孟子》的虚影。
昨夜参透的浩然剑骨在经脉中流转,腕间青铜铃随着心跳发出规律的震颤。
三少爷,请赐教!
执戟少年暴喝突进,武者中期的罡气搅碎满地落叶。
冯逸尘却闭目侧耳,铃铛声里暗合着王长老昨日传授的《乐记》韵律。
当戟刃距咽喉三寸时,剑锋突然自下而上挑起半轮弦月——礼之用,和为贵七个篆字随剑气喷薄,竟将青铜戟生生震成九截环佩!
观礼席传来杯盏坠地之声。
赵灵捧着茶盘呆立廊下,青瓷盏里新沏的云雾茶正映着漫天飞舞的戟环,每个断面都平滑如镜。
李轩捏碎手中核桃,碎屑混着暗劲射向场中,却在触及冯逸尘衣摆时被突然显现的克己复礼四字弹回。
承让。冯逸尘收剑入鞘,青铜铃铛叮咚声中,那些悬浮的戟环竟自动拼成仁字图腾。
执戟少年怔怔望着嵌进青石板的字迹,突然对着儒道剑纹深施一礼:谢三少爷点化!
喝彩声惊飞檐角白鹭。
冯逸尘望着掌心流转的浩然气,忽然瞥见月洞门外闪过冰绫纱的流光。
他心头微动,剑指轻划间,满地碎叶无风自动,在顾清瑶驻足处聚成《大学》开篇的微缩阵图。
雕虫小技。
清冷嗓音混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