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影视世界修道 鬼片名参考2(1/3)
《靈氣逼人》是如今好萊塢最炙手可熱恐怖鬼片導演於仁泰的早期代表作,本來講述女鬼冤魂不滅附在人身復仇的故事並不希奇,難得的是於仁泰對影片節奏的控制,情節如剝細絲般的有條不紊,影片開始還有些喜劇元素,但不久便籠罩著驚悚懸疑氣氛,導演在這方面最見功力,尤其女鬼上葉倩文身後的陰森表情及動作被拍得攝人心魄,而結尾處周潤發、黃百鳴以重演昔日案件來平息女鬼怨氣並令觀眾了解驚人真相的情節設置更顯巧妙——於仁泰駕馭恐怖片的功力從《靈氣逼人》中已見一斑,日後揚名國際自是意料中事。
至於1987年上映的《凶貓》則是恐怖片大導演余允抗的又一部用心之作。影片請了著名動作指導兼演員劉家良主演,加進了大量的功夫打鬥噱頭,還有九命凶貓連番附人肉身的驚悚情節,似乎都迎合了當時潮流。然而在這個簡單的故事架構中,余允抗要做的仍是繼續揮灑自己擅長的對恐怖情境的渲染本事,鏡頭、機位、動作、特技、表演配合得精彩淋漓,貓妖附在鄭浩南情侶身上等情節更是極盡煽情恐怖。待到最後觀眾以為他大義滅親殺死凶貓時,生還者之一(王晶)卻又以凶貓形態趴在鐵網上,原來…..影片至此定格,雖然有照抄美國《異形》等片結尾的嫌疑,卻再次表露了余允抗恐怖電影一貫的「罪惡循環不息」理論,令人回味。
(
三)
上世紀九十年代前期,正值香港電影迴光返照的黃金時代。由武俠片、警匪槍戰、賭片和搞笑片共同造就的空前輝煌,令香港電影人見獵心喜,蜂擁而上拍攝這幾種類型片。當然,其中倒也不乏一些渲染恐怖元素的電影,比如藍乃才(《力王》)導演作品展現的恐怖暴力和李修賢(《羔羊醫生》《人肉叉燒包》)、孫敬安(《弱殺》《烏鼠》)製作電影實錄的殘忍殺戮同樣能令觀眾心驚肉跳,盡管還只停留於低級暴力血腥引起的視覺恐怖,但總比粗劣照抄美國心理驚悚經典《沉默的羔羊》的港片《雨夜天魔》要強得太多。
可惜香港電影的好景不長,由於盜版和港片賣埠要價過高等因素,令香港電影漸漸失去了本地以及台灣、東南亞市場,這才令低成本製作的恐怖電影在九十年代中期又開始抬頭,稍後竟形成潮流。而說到這掀起九十年代至今香港恐怖片第一浪的,則當屬錢升偉的「數字」鬼片系列,錢永強的「夜半幾點鍾」系列以及南燕的「陰陽路」系列。
從1993年到1999年,錢升偉幾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拍攝製作了《七月十四》、《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二月三十》、《七月十三之龍婆》、《四月四日》、《七月又十四之信不信由你》等驚悚鬼片,這些影片不僅情節皆與日期有關,而且除了《二月三十》外,都是以警察辦案時發現離奇鬼怪事件為故事框架,通過主人公漸漸了解真相,延展出一段或關友情、或關愛情、或關家庭的煽情怪談來。其間夾雜著驚悚的調查過程,扣人心弦,煞是好看。
或許是受了日本分段式怪談電影的影響,在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突然開始盛行以《夜半一點鍾》、《怪談協會》和《陰陽路》為代表的三段式故事結構的鬼片。這類影片因為有葉偉信、錢永強、南燕、邱禮濤、譚朗昌、馬偉豪等電影人集體創作、分頭導演而顯得靈活便利,並且非常有利於並且非常適於低成本拍攝。現在看來,一部電影講三個故事雖然略嫌簡短卻盡顯精悍精巧,每段故事大多能在短短三十分鍾內做到跌宕起伏,懸念叢生,通篇籠罩驚悚氣氛。而結局亦能出人意料之外,心生暗鬼,痴心情鬼、索命冤鬼,花樣百出;恐怖與搞笑並存,煽情和靈異齊飛,陰風陣陣,驚叫連連,好一通現代版的《聊齋志異》!於是,觀眾看得過癮,編導拍得上癮,《夜半一點鍾》之後,就有了《夜半二點鍾》和《夜半三點鍾》兩部續集;王晶監制了《怪談協會》之後,近來又有《辦公室有鬼》問世;而《陰陽路》則從1997年開始一直拍攝至今,共拍了十九集——不過,「陰陽路」系列只有邱禮濤執導的前六集值得一看,七集以後作品不僅放棄了三段式結構,而且也粗製濫作為不忍卒看的垃圾電影。
一位資深的香港電影人曾經說過,每逢電影業蕭條低迷之際,三級片和恐怖片便會大行其道。其實這話未必准確,因為迄今為止香港三級片的輝煌仍是在香港電影鼎盛的九十年代前中期。不過,香港驚悚片形成至今未退的空前恐怖熱潮,倒是真的形成於香港電影陷入前所未有低谷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當然,這其中我們也絕對不能忽視日本恐怖鬼片《午夜凶鈴》起到的推波助瀾作用。
1999年在香港熱映的《午夜凶鈴》對港產恐怖片的拍攝產生了強烈的刺激,但即便如此,仍並不能改變偷懶的抄襲遠多過探索的原創的事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僅僅在《午夜凶鈴》上映後幾個月,香港便有一部模仿照抄該片的《山村老屍》問世。盡管編導梁鴻華在開頭似模似樣的加進了些港產傳統鬼片特色的扶乩游戲,但《山村老屍》的人物設計、情節發展、多數恐怖情境拍攝手法以及怨氣女鬼造型卻都抄足了《午夜凶鈴》,甚至包括《山村老屍》中「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