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魂穿刘禅,毁丞相北伐大业 第十章 丞相退敌(2/2)
几天后,皇帝刘禅和大臣们在战场附近的城中如惊弓之鸟般惶惶不可终日。刘禅脸色惨白,眼神惊恐,躲在宫殿之中,时不时派人打探城外消息。
大臣们则聚在一起,小声议论,却又都无计可施,人人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城外,叛军已然整理好了部队,营帐连绵起伏,仿若一片黑色的浪潮,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飘扬的旗帜仿佛是对蜀汉政权的公然挑衅。
他们磨刀霍霍,寒光闪烁的利刃在阳光下格外刺眼,随时准备攻城,那气势汹汹的模样,让城中军民人心惶惶。
夜晚降临,城中的灯火也显得昏暗而摇曳,仿若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整个城市被恐惧的氛围紧紧包裹。
然而,一夜过去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叛军竟然退兵了。原来,诸葛亮算准了叛军的心思,他们虽取得一场胜利,但也深知蜀汉底蕴深厚,历经多年经营,根基稳固,并非轻易可被撼动。他们自身不过是趁乱而起,虽一时占了上风,却并无十足把握能一举拿下整个蜀地。
此番叛乱,无非是想趁着蜀汉内乱、局势动荡之机,
大肆劫掠一番,捞些好处,见好就收才是上策,若真要与蜀汉拼个鱼死网破,他们未必有这个胆量与实力。
孟获收到诸葛亮的信后,心中确实泛起了层层波澜。他独自坐在营帐之中,反复研读那封信,想起往昔种种,想起诸葛亮的宽容大度,想起蜀汉百姓对他的接纳,深知若继续与蜀汉为敌,日后必遭唾弃,成为千古罪人。
于是,他决定挺身而出,去和那些参与叛乱的蛮王谈判。他深知这些蛮王在这场战乱中劫掠颇丰,一个个腰包鼓鼓,也怕把蜀汉逼急了鱼死网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孟获凭借着自己在南中的威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权衡之下,那些蛮王便都顺水推舟,同意退兵。唯有那枯骨大王,野心勃勃,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愿就此停战,仍妄图扩大战果,进一步实现他的称王称霸之梦。
孟获见状,果断出手,调集亲信,将他扣下,软禁在自己的营地之中,以防他再生事端,破坏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局面。
皇帝刘禅接到诸葛丞相详述此事的信件之后,长舒一口气,仿若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了,顺势发布诏令,赦免了此次叛乱众人的罪名,以求暂时稳定局势。
汉军也开始收敛战死将士的尸首,士兵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将战友们的遗体搬运上车,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不舍与敬意,随后,大军班师回成都去了。
诸葛亮站在汉中的城头,向南方远眺,他的思念穿过山脉的阻隔,似乎南中战败的汉军就在眼前,心中五味杂陈。就像十几年前他在成都远望白帝城那样
他知道,此番赦免不过是饮鸩止渴,并非根本的解决办法。
如今南中蛮子缴获了如此多的铠甲兵器,势力大增,日后必然再反,这就如同在蜀汉的背后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但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近些时日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繁重的国务、接连的战事早已透支了他的精力,自觉时日无多。
而北伐大业尚未完成,那是他一生的抱负,承载着兴复汉室的希望,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只好把全部的精力暂时放在筹备北伐之上。
只期望在有生之年,能为蜀汉再拼出一线生机,护佑这大汉江山能多存续几时,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