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个方块人咋成神仙了? 051 水源之争(1/2)
与此同时。
与赵家庄同处一乡的杏花村内。
之所以有此名,便是村内外长了满山遍野的山杏。
每逢清明前后。
杏树开花,香飘十里。
也是这时,杏花村的村民会摘下杏花,用以泡酒。
故杏花酒在常山郡颇有盛名。
只是自从干旱开始。
杏花村内外曾经枝叶繁茂的杏树,如今也变得枯黄衰败。
到了开杏花的季节。
树杈上也只剩下了零零落落的些许杏花。
不复当年香传十里的杏花村模样。
六、七月本是杏树结果的季节。
往年杏树上结满了酸甜可口的杏子,老少皆宜。
吃不完的杏子还能用来酿酒。
杏子酒也是杏花村的一大特色。
只是今年的杏树,杏花开得少了,杏子也结得少了。
别说用来酿酒。
就是给自己村里的村民吃都快不够了。
而且杏花村并非像赵家庄一样,皆是同姓同宗。
杏花村有两大姓。
一姓夏侯,乃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代。
只是主脉位于现今徐州沛郡谯县。
他们作为破落的支脉只能远走他乡,来到这冀州常山郡真定县。
另一姓褚,也非真定县本地人。
昔日夏侯家的老祖宗与褚家老祖宗一见如故。
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
然后二人一拍即合。
带着妻儿来到这里长满杏树的地方组建了杏花村。
百余年过去。
夏侯家和褚家也越发人丁兴旺,皆成长成了数百人的大家族。
褚家宗祠内。
褚家族长褚纪手持三炷香,深揖三下,然后缓缓将香插入铜铸的香炉之中。
“老祖宗,天下大旱,这年是越来越难过了。”
“滹沱河的水几乎断流,没有水灌溉,今年的粮食得绝收啊。”
“本来大家就都没了余粮,这再绝收,真的要走投无路了。”
“老祖宗,如果你泉下有知,请多庇佑族内子弟,最好是能下一场大雨。”
“天下苦大旱久矣。”
说完,褚纪长叹一口气。
自从大旱开始,他每天都会来宗祠上香。
但这几年下来。
干旱是一天比一天严重。
他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谁得罪了天上神仙和海里的蛟龙。
所以上天才惩罚连旱数年。
这时,一名动作轻巧的少年闯进宗祠。
“爹,我发现了一个大事情。”
褚纪眉头微蹙,轻声呵斥道:
“祖宗面前,怎能如此轻浮?还有,这里不是家中,要喊我族长。”
少年缩着脑袋点点头:
“族长,我发现了一件大事情。”
褚纪的脸色稍安,缓缓问道:
“什么大事情?”
少年深吸一口气说道:
“族长,滹沱河可能不是断流,而是被人截断了水流。”
“什么!你敢保证自己说得都是真的?”褚纪的眼神锐利。
天下大旱,不论是粮食还是人都需要水。
所以断人水源那就是断人活路。
这是比杀人父母还要大的仇恨。
少年点点头,赶忙说道:
“我今日游历到赵家庄一带,看见他们的田地里灌溉得满满都是水。”
“族长你也知道,以滹沱河流经我们村时的流量,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水给他们灌溉庄稼?”
“所以我怀疑他们将滹沱河的河水全部截流到了他们自己那。”
“只留下了一点给我们。”
听到此言,褚纪的脸涨得通红。
抢回来!
必须抢回来!
只有抢回来,族内的庄稼才能有水灌溉,大家才有一丝活下去的机会。
古代就是这样。
并非小农思想的狭隘。
而是资源稀少,不争就会被别人吃干抹净。
所以想要活下去。
就必须争片亩田地、争寸尺住宅、争点滴水流。
尤其是水源。
那几乎是家家户户必争抢的东西。
就算是到了资源丰富的现代,都时常有为争抢水源,两个村的村民集众大打出手的事件。
更甭说东汉末年了。
所幸理智终究战胜了愤怒。
褚纪深吸一口气,按捺住内心的激动。
这件事终究只是褚燕的一面之词。
哪怕褚燕是自己的亲儿子。
所以还是得调查一番,确认事情是否属实。
才能决定是否对赵家庄发难。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