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传承者的悠闲生活 第16章、【风波骤起】(1/2)
第16章、【风波骤起】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车子毫不停歇的驶进了工厂,停在了办公楼前。
一身蓝色工装的王强满脸笑容的站在办公楼前,等着张晔的到来。
“老板,您来了!”车刚停下我,王强就来到车门前,满脸兴奋的打开了车门。
“王厂长,都准备好了吗?”下车后,张晔问道。
“都准备好了,就等老板你亲自来启动生产了。”王强高兴的说道,只要试生产没问题,就可以开始生产了。性能如此强大的电池,一定会火爆整个市场的。等厂子发展起来,作为元老,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好,那就一起去吧。”张晔带着杜辉几人,换了工装,一起来到了生产车间。
干净的生产车间,打扫的窗明几净,一群蓝色工装的工人,分列在生产线两端。还有不少人站在工位旁工人的身后,显然是在学习。
“王厂长,原料都接入了吗?”所有的原材料,都用专用传送带连接了生产线的投料口,只要按下启动键,就可以生产了。
“老板,都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
张晔点了点头,众人来到了主控室。
“开始生产!”张晔拿着对讲机吩咐道。随后,张晔验证了指纹之后,打开了开关锁,按下了开关。随着张晔的动作,整条生产线瞬间通电,接着,石墨矿原材料仓库中,入料口打开,石墨矿石落入粉碎机,传送带也开始运行,石墨矿石被粉碎成小石子大小,而后,被传送带送到下一个加工口。
这是一个研磨机,石子大小的石墨矿石被研磨机研磨成细腻的粉末,通过密封管道,进入了反应槽,反应槽内,事先准备好的生物催化酶接触到了研磨好的石墨粉末后,瞬间发生剧烈的反应,十几分钟后,反应完成,出料口中出现了一个长条状,半黑色半透明的薄膜。
薄膜宽三米,长二十米,每隔二十米便裁剪一次,成品进入下一个加工区间。整条生产线,呈‘Y’字型,中间的传送带是封装用的,左侧的传送带是运送加工好的石墨烯电极片的,右侧的传送带是运送加工好的纳米纤维体的,在右侧生产区间,主要生产的物品有两种,一种是碳纤维材料,另一种是经过纳米加工,磁化后的纳米纤维体。
完整的生产线分为三个小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是将石墨矿石加工成石墨烯薄片,而后将石墨烯薄片进行加工,形成石墨烯电极片;第二条生产线是将尼龙和腈纶结合,生成碳纤维,一部分传递到中央生产线,另一部分继续加工,成为纳米纤维体;第三条生产线是将石墨烯电极片和纳米纤维体膜片组合成石墨烯电池,并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外壳,完成最后的加工。
随着生产线的启动,很快,众人就在监视器上见到了石墨烯薄片的生成,接着,进入下一加工区间的石墨烯薄片被折叠,而后,一分为二,一个很细微的探头,出现在了折叠后的石墨烯薄片中间,在薄片中间蚀刻了一些线路,线路分为两种,对应电池的正负极。
很快,两种不同线路折叠后的石墨烯薄片,进入了中央的生产线,也就是第三条生产线上。在石墨烯电极片生产的过程中,第二条生产线也启动了,尼龙和腈纶库房入料口打开,两种材料进入反应槽,很快,在石墨烯薄片生产出来的同时,碳纤维材料也生产出来了。
一切如同张晔设计的一样,纳米纤维体膜出现后,直接挡在了正负极石墨烯电极片中间,生成了一片长十米,宽三米的复合成品,随着一片激光组成的光线,形成网格落下,整个成品瞬间被切割成宽0.02米,长0.03米的小块,同时,中央生产线将碳纤维材料也变成了同等规格的大小,完成了最后的封装。
众人来到了出料口,整整五千块电池已经完整的从传送带上传送了出来,包装机已经准备好了,立刻进行封装。张晔从传送带上拿起一块电池,仔细检查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王厂长,这就是合格的产品,整个生产流程你都了解了,现在开始先生产一部分库存,周总那里据说接洽的也差不多了,很快就有订单了。这段时间,让所有员工轮番上岗,并进行轮岗,尽快培训出熟练的工人。”
“放心吧老板,保证完成任务。”王强立刻保证道。如此高的自动化工厂,效率这么高,产量也不低,生产任务根本没有什么难度,如此轻松就把钱给赚了,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走吧,先回去,把产品测试一下,顺便给你介绍一下我的同学!”张晔笑道。
“好的,老板您跟我来!”王强立刻领着张晔等人来到了厂区会客室内。
众人坐好后,张晔问道:“王厂长,钱会计来了吗?”
“老板!”正问着呢,一个三十岁左右,一脸精干的女人推开门走了进来,说道。女人穿着黑色的职业西装,带着眼镜,显得很较真。
“钱会计,我介绍一下,这是我同学梦珂,财务管理专业的,以后还要麻烦你多多教导了!”张晔笑道。<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