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农门婆婆的诰命人生 > 第95章 姜太公直钩钓鱼法

农门婆婆的诰命人生 第95章 姜太公直钩钓鱼法(1/2)

  乔咏清两人都叫白哥儿,唐悠悠也不好再喊“于小军爷”了。Www.XSZWω8.ΝΕt

  “大婶想捉鱼?”

  唐悠悠含着泪吞下这声“大婶”,点头称是。

  江南水乡,很多百姓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为了生存,人们想出了无数捕鱼的方法。

  于白一一道来,“捕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钓鱼,诱鱼,网鱼,射鱼,敲鱼,鸬鹚捕鱼……”

  “谢谢你,白哥儿。”

  “大婶客气了。”

  唐悠悠一边听,一边将有用的几种记下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青岗村这是丘陵地带,山里有野鸡,野兔,斑鸠。

  但人们大多选择种地,因为收获更为稳定,还谈不上靠山吃山。

  再往南边去一点,有一片彩云之下的土地,那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多山,多林,山珍丰富,遍地蘑菇。

  这才算得上靠山吃山。

  于白果然只在乔家待了三天就要走。

  临走的时候,三个孩子依依不舍。

  唐曲顾还自己用木头做了一套“三事挑牙儿”准备送给于白。

  一种由挑牙儿(牙签)、挖耳、勺子三样组成的多功能清洁工具。

  三样工具都装在手指长短的空心小圆筒中。

  非常小巧,可以随身携带。

  跟瑞士多功能军刀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于白身上佩戴的“刀箸叉三事”,是由小刀,筷子,叉子组成的三件套。

  这三样东西合在一起,巧妙装进25cm长左右的刀鞘里。

  是渊朝男性专属的配饰。

  乔咏清:瞎子竟然默默做了礼物,不告诉他,这兄弟还能要?

  唐曲顾说“白哥儿,相识一场,这是我和清哥儿送你的,做个念想。”

  于白给乔家修了房子,唐悠悠给了他四十斤大米作为感谢。

  于白推辞不掉,只拿了一半。

  这个三事挑牙儿,不是谢礼,是朋友之间的心意。

  “对对对,你以后可不能忘了我们。”乔咏清重重拍了拍唐曲顾的背。

  好兄弟,你差点就失去我了。

  于白郑重接过小木筒子,“谢谢,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他这次出门游学,遇见地震,混进军户当士兵参与救灾,没有带礼物。

  这礼只能以后再还了,只是以后清哥儿和顾哥儿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还会像现在这样对他吗?

  “我把我家的地址告诉你们吧,要是有机会,你们给我写信。”

  “好啊,等我做了大官去看你。”

  “哈哈!”

  三人笑成一团,乔咏清和唐曲顾送了于白两里路,路上轮椅实在过不去才回头。

  经过于白三人的帮忙,乔家的五间土坯房,全部做好了墙。

  剩下的,就是做房顶,架房梁,铺油布稻草,做窗户和门。

  最后砌院墙。

  重建房屋,唐悠悠有意将几个孩子的房间都扩大了一点。

  这样的话,孩子以后住的方便。

  于白等人走了以后,乔震还是请了村里的人来帮忙。

  之前帮过忙的两个村民,也给了一些粮食做谢礼。

  等房子全部盖好,已经是八月底了。

  “乔震,开始挣钱吧!”

  唐悠悠再也不想等了。

  “你想怎么做?”

  根据于白说的方法,唐悠悠想试试竹卡子钓鱼和火光诱鱼。

  当年姜太公钓鱼,人确实没用鱼钩,而是用的竹卡子。

  主要用的材料是竹子和芦苇。

  “顾儿,你来做竹卡子。”

  将竹片削成火柴大小的长短和粗细,这会没有火柴,唐悠悠拿了一截小木棍展示。

  “削好以后,用手捏一捏,有弹性但不会断裂就可以。”

  唐悠悠要去河边砍一些芦苇回来。

  “行,那我和老大老二去地里干活了。”

  高粱杆早就砍下来,已经统一交给村里。

  大豆秸秆入地不深,直接拔出来,连同大豆一起送到晒场晒干,然后用连枷将豆子脱粒。

  现在地里只剩小米秸秆要处理。

  三亩地翻新平整,在入冬前把小麦种上。

  唐悠悠挥挥手,“去吧去吧。”

  砍回来的芦苇,在滚水里洗洗,可以提升芦苇套筒的韧性。

  等芦苇晾干,用剪刀剪成2cm左右的套圈,将竹卡子两头弯曲,塞在芦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