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儿子太残暴,他总是在坑我 第三十六章 讨董前夕,实力暴涨的..(1/2)
董平收服了王越之后,就从城外贫民中挑选了2000孩童,外加1000孤儿,交给王越训练。
随着袁隗身死,在董卓的逼迫,以及董平的赫赫威名之下。
洛阳世家,纷纷派出族中青年才俊,为董卓效力。
其中,就有锺繇、华歆、陈群等内政卓绝之人。
特别是陈群,他的政治属性竟然达到了95点之高。
并且此时的陈群,还只是20几岁的小年轻,能力值远远没有达到巅峰状态。
经过董平的强烈推荐。
董卓对这三人委以重任。
他们自身的家族,估计都想不到。
本来只是想族中的青年才俊,去董卓手下划划水,摸摸鱼,看能不能趁机捞点政治资本。
因为他们也得知,袁绍、曹操等人正在积极准备讨董。
这些世家大族,连忙派遣族中青年才俊,打入董卓内部。
只为了在合适的时候,给予董卓致命一击,帮助讨董联军取得胜利。
如此之下,必定能在联军胜利后,给家族谋得巨大的好处。
然而,这三人经过与董平的交谈之后,被董平以后世几千年的学识所折服。
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几人的忠诚度竟然达到了死忠的地步。
这段时间里,董平除了收拢人才外,还做了几件大事。
一是妥善处置了,洛阳城外的几十万流民。
洛阳城外的三项工程修建完后,除去返乡的流民外,还有五十万流民选择留在洛阳。
前段时间,匈奴骑兵南下。
洛阳周围的许多乡绅豪强,被匈奴杀死,大将土地变为无主土地。
加上董平的雷霆霹雳手段,没有世家豪强敢出来侵占这些无主土地。
这导致了,这些无主土地,被董平全部收归国有。
然后,董平将这些国有土地,出租给这些流民种地。
这些流民在农作物成熟后,需向东汉政府缴纳一半农作物作为税收,当然这个东汉政府就是董卓的西凉军团。
同时,在洛阳南面建的这一座小城,董平将其命名为炎黄城。
炎黄城内,城市布局良好,功能齐全,工商税收,远低于大汉境内的其他城池。
那些参与了炎黄城修建的流民,则可以低价分期购买。
而那些家里面有人参军了的流民,家里面的土地税收减半,购买房费用减半。
二是扩军备战。
董平知道,在杀掉袁隗一家后。
以袁氏四世三公的名声地位。
群雄讨董,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董平原来只有1万6千余兵马。
现在董平身为骠骑将军,加上群雄讨董在即的压力。
董平急需培养一支自己的部队。
虽然说,董卓的西凉军,以董平目前的威望,也可以勉强指挥。
但是,这支西凉军的最高指挥权,永远是属于董卓的。
董平害怕,万一董卓脑子抽筋。
他又没有独属于自己的军队。
到时候就只能抓瞎了。
于是,董平从洛阳城外50多万流民中,补充了8万多兵马。
加上原来的1万6千人。
一共凑齐了10人之众。
不过董平准备走精兵路线,这10万兵马之中,有5万属于辅兵,3万步兵,2万骑兵。
同时,董平在杀掉杨彪,伏完,董承,袁隗家族后,获得了大量的田契地契。
董平将这些田契地契拿出,作为军屯之所。
与此同时,董平也成立了一支1万人的匈奴骑兵,称为破奴军,也就是破逐匈奴的军队之意,他们的首领被董平赐名为董强。
三是消灭袁隗一家后,获得的两个黄金宝箱,董平从中开出了土豆、马铃薯、辣椒、棉花等经济作物。
土豆、马铃薯和辣椒,董平已经默默在军屯之地,种植这三种农作物。
至于棉花种子,则安安静静的躺在董平的系统空间。
董平准备等熬过,最艰难的这段时间后。
再重新杀回掌控凉州,到时便可以种植棉花,之后再图西域。
四是在董平的建议下,董卓重新调整了布防。
牛辅军团继续镇守河东,防备白波贼。
华雄、胡珍和高顺镇守汜水关,徐荣和樊稠镇守虎牢关,以防被东面群雄。
段煨驻守武关、函谷关,镇守弘农地区。
董越和董昊镇守长安威慑西凉。
李傕、郭汜、张济则是镇守洛阳。
……
曹操到了陈留以后。
他伪造皇帝的诏令,约请各路诸侯联合起兵,共同讨伐董卓。
与此同时,曹操又在家乡散尽家财,竖起“忠义”大旗,招集义兵。
几天工夫,应征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