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年人的解脱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年人的解脱(1/3)

  洪武二十九年。

  十月。

  北平的中秋庆早已过去,但民间仍然还惯性的保留着余味。

  上水城区。

  老北平城与附属大兴县之间。

  正街宽广,在居民楼与居民楼之间有许多的巷子,某深处的巷子,周围有五幢两层小楼房。

  他们的院子正好互相对着,形成一条半封闭的小巷子。

  在巷子上,一张旧床榻摆在道路一旁,几名男人盘腿坐在上面,围着矮炕桌喝酒。

  一盘花生米,盘子中堆得满满的,四个男人皆穿着中华重工的工服,用筷子夹一颗送入口中。

  “嘶。”

  一名男子放下酒盅,脸上皱成一团,然后发出惬意的声音,透露出满足的味道。

  “女孩子上什么学,最后还不是嫁人。”

  “家里的女娃吵着要上学呢。”

  “胡闹不是。”

  他们在工厂辛苦的工作了一天。

  此时,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他们趁着月色,这些邻居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聚到了一起。

  在工厂里,他们是工友,虽然不在一个厂子。

  在家里,他们是邻居。

  他们相处的时间比任何人都要长久,有共同的话题,稳定的生活,是家里的顶梁柱,比任何时候都要有自信。

  “吱呀。”

  院子门打开的声音传来,走出一名少年,看到了榻上的几名长辈,连忙弯腰行礼。

  “刘伯,父亲,周叔,陈叔。”

  少年恭敬的尊称道。

  “嗯。”

  少年的父亲不置可否的应了声,看也不看少年一眼,其余的几名长辈露出笑容。

  “赶紧去吧,他们都在你周叔家。”

  “是。”

  少年笑着去了隔壁的家里。

  不一会。

  隔壁就传来了少年们的玩笑声,让安宁的巷子显得吵闹了起来,嫌弃的大人们露出不满的神情。

  “诶,这些孩子。”

  “真让人担心啊。”

  “这几年日子越过越好,孩子们恐怕忘记小时候的苦了,我看啊,让他们去田里干活,连扁担都挑不起,以后可怎么办哦。”

  “别说孩子,你家院门要上油了,每天开关吱吱响,听得受不了。”有人向少年的父亲抱怨。

  “过两日休假吧,去供销社买点滑油回来,这东西比寻常油好使。”少年的父亲端起酒盅喝了一口。

  几名男人在闲聊的时候,其中一处的院内,几名妇人正在摘菜洗菜,满院子的蔬菜,一旁是一口口的小坛子。

  妇人们正在制作北平有名的酱菜,等制作好了,会成为家里日常的小菜。

  妇人们的身边,有女孩子们帮忙干活,女孩子们还帮忙看着一名婴儿。

  婴儿躺在摇篮里,上面挂着拨浪鼓,女孩子时不时去摇一摇,很快就逗笑摇篮里的婴儿。

  而在隔壁的院子里,房屋里亮着灯光,七名九岁到十四岁的孩子,正在灯光下读书。

  说是读书,书本其实洒落在地面上,他们挤在榻上玩闹。

  桌面上点燃的煤油灯,看得清楚他们稚嫩的面庞。

  “我要参加今年的竹球会。”

  “你不踢蹴鞠了?”

  “看看!”那名少年举起胳膊,显摆他的肌肉,“我看过竹球比赛,我觉得这才是我喜欢的。”

  “比起蹴鞠,我更愿意竹球。”

  “你们跟我一起报名参加吧,我决定了,我要单独成立我的竹球队,凭什么加入别人。”

  “名字都想好了,就用我们巷的名字。”

  “好,算我一个。”

  “我也要加入。”年龄最小的孩子高举双手。

  很奇怪。

  年小的孩子,就喜欢跟着年龄大的孩子玩,反而不喜欢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玩。

  “你?你还是算了。”

  大孩子果然也不愿意带他玩,嫌弃他太小了。

  可能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精神发展下来的吧,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喊出来之后,就打破了贵族血脉神话。

  这片土地上就开始充满了抗争精神。

  谁都不愿意轻易服气别人。

  “可我们才几个人,全部加起来也不够成立竹球队吧。”

  “叫上隔壁巷子的大个子他们。”

  “那你这队名就要重新起了,人家怎么会同意用我们巷子的名字当做队名。”

  “用两个巷子名各取一个字。”

  “没这么简单,谁巷子的字在前面呢,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