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 412章吃肉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412章吃肉(1/2)

  对比汉朝的肉类物价,汉朝人怎么都不至于吃不起肉。

  我们再说,汉朝普通人怎么获取肉类。

  一是汉朝人养猪,若是农户,则是家家户户都养猪。

  根据辽阳三道壕汉朝村落遗址,开挖出来的汉代农村住宅遗址,全部都有猪圈。[9]

  根据考古发现的汉朝猪圈陶制模型,汉朝一个农户,一般会养殖4-5头猪。[10]

  即便是按照春秋时期的标准,一个农户也能养上2-3头猪。

  此外,汉代农户普遍会挖小鱼塘,并饲养鸡、鸭、鹅来获取蛋。

  综上,对于汉代人来说,要想吃鸡,几十文钱的价格算是比较奢侈的。

  但是每个星期买一两斤肉,吃两条鱼,搞点猪下水,或者杀头猪晒成腊肉,都不算不奢侈。

  当然,要是战乱啥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

  另外,以上情况适用于汉唐,但清朝不在范围之内——因为清朝的人地矛盾太大了,人均土地太少,无法支撑起清朝农户达到以上生活标准。

  最后,人类的体质是必然要吃肉的,就算不吃猪牛羊、也得吃鸡鸭鹅,就算鸡鸭鹅都吃不到,也得喝牛奶吃鸡蛋,再不行,吃鱼也得吃——不然营养会出大问题。

  要知道,这世界上不存在吃素的人种。

  倘若古代人吃肉还得盼星星盼月亮,那意味着我们的祖先早就得被别的民族给灭了,就别说什么一汉敌五胡了。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肉类食品产量低,普通老百姓是很少有机会吃肉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普通老百姓吃的肉类种类也是不同的。吃肉,对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享受。

  我们在看电视剧《水浒传》的时候,看到许多梁山泊好汉吃饭的场景,都是去吃一次饭都会在店里对小二喊道:来两斤牛肉一壶酒,给人感觉古代普通人都有机会吃肉。

  其实,这也只是一种假象。仔细想一下,《水浒传》中的梁山伯好汉,都是一些被官兵通缉的土匪。当时土匪窝就是引诱老百姓喝大碗酒和吃大块肉来当土匪。

  在周代的时候,周礼是这么规定,天子吃牛肉,诸侯吃羊肉,士大夫吃猪肉和狗肉,普通人根本就吃不上肉。如《国语》记载,尛說Φ紋網

  天子食太牢(牛,羊,猪),诸候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豚,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春秋时期《曹刿论战》的“肉食者鄙”,其中的“肉食者”就是当官的。实质上,在周朝时候物质资料的紧缺,肉类也是供不应求。即使是社会上层的贵族也不是天天都能吃肉。如周天子规定: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养,士朝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诸侯、官僚、士大夫贵族不能无缘无故杀猪宰羊,这就限制了贵族官僚的食肉数量和食肉品种。

  战国时期《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就是孟子在给齐宣王描绘的王道乐土世界中也曾说过,七十者可以食肉。在孟子的话中,就是人活到七十岁才能吃到肉,可谓是一个理想中美好的极乐世界了。所以,社会上层阶层贵族官僚都很少有机会吃肉,不用说普通人了。

  那么普通老百姓真的都没有机会沾到肉腥,都是吃素吗?

  其实,都还是有机会的。

  在先秦以后,就很流行狗屠。如春秋时候第一刺客聂政,杀人之后就跑到齐国专门从事杀狗业。

  当时,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的职业就是狗屠,就是以杀狗为职业,兼职才是音乐。为什么有名气的人都在杀狗呢,那是因为狗肉的市场需求量大,好赚钱。当时老百姓吃不上官僚贵族们享受的牛肉、羊肉和猪肉,只能吃一些狗肉过着嘴瘾。

  所以,“兔死狗烹”这个词语也就是这么来了。

  当时,狗的主要任务就是打猎的,在贵族菜单中等级是非常低。统治阶层也没有禁止老百姓食狗肉,所以在西汉以前,狗肉都是普通人家的主要肉食来源。

  汉唐在这一历史时期,人们拥有个人财产,就有了商品交换和买卖,于是就有了野生动物之驯养。最早定型的“六畜”,就是马牛羊鸡犬豕,之后就有了六畜、六兽、六禽。

  在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之后,北方都是被游牧民族所统治,肉类是游牧民族的主食,普通老百姓可能有机会吃肉(羯胡鲜卑更是吃人)。当然,只有归属于游牧民族的汉人才有机会吃上肉。

  隋唐时候有鲜卑族的胡风,也是流行肉食。如杜甫诗“忆昔开元……”,证明了这个杜甫诗人怀念是开元时期的老百姓能吃肉,现在吃不上肉。可以看到,在安史之乱的唐朝衰落时代,普通百姓还是以谷物做主食。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普通老百姓很少能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