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564章 还不快谢过长者厚赐(1/2)
老叔公说话的份量很重。
李渊能够成为代理庄主,是因为本来身份就高。
但身份再高,也终究是个外来人。
庄子里大事小情的,终究要有老叔公拍板。
以前柳白住在长安的时候,柳家庄子就是老叔公一力操持着。
如果将柳家庄子看做一个宗族,那么老叔公无异于辈分最高的耆老。
换成别的地方,区区一个耆老罢了,又能怎样?
唯独柳家庄子,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柳家庄子的乡亲,完全有能力上达天听!
这些年来,柳家的发展,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
别的不提,光是泰记之中,就有小一半人是柳家庄子的后生。
其他的诸如商铺、商队之类的地方,柳家庄子的乡亲更是无孔不入。
毫不夸张的说,老叔公一声令下,足以让半个关中的商业陷入瘫痪!
真发起火来,柳白都要挨训!
每年立春的时候,柳白特别不乐意穿着一身大红衣服在农田里瞎蹦跶。
之所以在庄子里住着的时候,次次不落,完全就是被老叔公逼得!
他说两百个,就必须有两百个。
退一万步讲,谁还能拦着乡亲们报效朝廷?
打仗...那可是会死人的!
柳家庄子不缺钱,也不缺人,缺的战功,缺的是功勋!
这句话说出来,李渊也无法阻拦。
看着周围那一张张激动的脸,李渊长叹一声,道:“也罢,两百就两百吧。”
他对吴大庸道:“你且给参战的乡亲们登记造册,老夫修书一封送给你家县令,让他递到长安。”
吴大庸哭丧着脸,不知该如何是好。
典吏正八品,放在长安连个屁都算不上,在泾阳县,那就是顶头的大人物。
加上书院出身的身份,往上数好几级的上司,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可到了柳家庄子...恐怕连条狗都惹不起。
见李渊态度决绝,乡亲们极其踊跃,他无奈的拱了拱手,道:“微臣遵旨...”
乡亲们欢呼着,往吴大庸身前挤。
几个小子嘻嘻哈哈的搬来张桌子。
泾阳县衙的胥吏,忙翻开花名册,给柳家庄子的大爷们登记。
柳家庄子的人口,足以赶得上外地一个下县。
虽说年轻人少了一些,但基数大。
按照朝廷的规矩,二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人皆在征召之列。
实际上,四十岁以上再去参军的人,简直凤毛麟角。
细数之下,但凡是超过四十岁的关中汉子,哪一个不是百战老兵?
能活着回来的,或多或少都会立下功勋。
再征召上去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
可这并不妨碍他们,跟年轻人去争抢。
咔嚓——
某个倒霉胥吏跟前的桌子,成功被人挤烂了。
花名册不知落到谁手里,再回到胥吏手中的时候,上边多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名字。
胥吏哆哆嗦嗦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吴大庸干脆当没看见,他只想赶紧结束柳家庄子的招募任务。Www.XSZWω8.ΝΕt
时间没用多久,两百个名额便满了。
顿时间,抢到名额的欢呼着往家里跑。
他们不可能进入十二卫,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府兵。
作为半兵半农的府兵,无论是铠甲还是兵器,都是需要自备的。
也有没抢到的,气急败坏之下,干脆指着泾阳县典吏吴大庸的鼻子破口大骂!
吴大庸依旧一语不发。
估计他这辈子,都不想再来柳家庄子了...
老叔公见热闹得差不多了,‘哎呀哎呀’的从石头上坐起来。
几个后生忙上去搀扶。
“吴典吏不妨来老宅饮一杯茶...”
说完,他也不等吴大庸回应,在几个后生的搀扶下,向柳家老宅走去。
...
李渊写好了信,丹阳公主小心的将墨迹吹干,收进信封里。
“这几天先不要回长安了,等薛家小子回来,直接来泾阳抬你进府。”
丹阳公主老老实实的一点头。
她算是学乖了,知道父皇还是皇兄,以后都不大可能再罩着自己。
唯一的依靠,只剩下了婆家。
正要出门将信交给门房,让他拿给泾阳县典吏。
一个老头子出现在门口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李渊能够成为代理庄主,是因为本来身份就高。
但身份再高,也终究是个外来人。
庄子里大事小情的,终究要有老叔公拍板。
以前柳白住在长安的时候,柳家庄子就是老叔公一力操持着。
如果将柳家庄子看做一个宗族,那么老叔公无异于辈分最高的耆老。
换成别的地方,区区一个耆老罢了,又能怎样?
唯独柳家庄子,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柳家庄子的乡亲,完全有能力上达天听!
这些年来,柳家的发展,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
别的不提,光是泰记之中,就有小一半人是柳家庄子的后生。
其他的诸如商铺、商队之类的地方,柳家庄子的乡亲更是无孔不入。
毫不夸张的说,老叔公一声令下,足以让半个关中的商业陷入瘫痪!
真发起火来,柳白都要挨训!
每年立春的时候,柳白特别不乐意穿着一身大红衣服在农田里瞎蹦跶。
之所以在庄子里住着的时候,次次不落,完全就是被老叔公逼得!
他说两百个,就必须有两百个。
退一万步讲,谁还能拦着乡亲们报效朝廷?
打仗...那可是会死人的!
柳家庄子不缺钱,也不缺人,缺的战功,缺的是功勋!
这句话说出来,李渊也无法阻拦。
看着周围那一张张激动的脸,李渊长叹一声,道:“也罢,两百就两百吧。”
他对吴大庸道:“你且给参战的乡亲们登记造册,老夫修书一封送给你家县令,让他递到长安。”
吴大庸哭丧着脸,不知该如何是好。
典吏正八品,放在长安连个屁都算不上,在泾阳县,那就是顶头的大人物。
加上书院出身的身份,往上数好几级的上司,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可到了柳家庄子...恐怕连条狗都惹不起。
见李渊态度决绝,乡亲们极其踊跃,他无奈的拱了拱手,道:“微臣遵旨...”
乡亲们欢呼着,往吴大庸身前挤。
几个小子嘻嘻哈哈的搬来张桌子。
泾阳县衙的胥吏,忙翻开花名册,给柳家庄子的大爷们登记。
柳家庄子的人口,足以赶得上外地一个下县。
虽说年轻人少了一些,但基数大。
按照朝廷的规矩,二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人皆在征召之列。
实际上,四十岁以上再去参军的人,简直凤毛麟角。
细数之下,但凡是超过四十岁的关中汉子,哪一个不是百战老兵?
能活着回来的,或多或少都会立下功勋。
再征召上去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
可这并不妨碍他们,跟年轻人去争抢。
咔嚓——
某个倒霉胥吏跟前的桌子,成功被人挤烂了。
花名册不知落到谁手里,再回到胥吏手中的时候,上边多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名字。
胥吏哆哆嗦嗦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吴大庸干脆当没看见,他只想赶紧结束柳家庄子的招募任务。Www.XSZWω8.ΝΕt
时间没用多久,两百个名额便满了。
顿时间,抢到名额的欢呼着往家里跑。
他们不可能进入十二卫,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府兵。
作为半兵半农的府兵,无论是铠甲还是兵器,都是需要自备的。
也有没抢到的,气急败坏之下,干脆指着泾阳县典吏吴大庸的鼻子破口大骂!
吴大庸依旧一语不发。
估计他这辈子,都不想再来柳家庄子了...
老叔公见热闹得差不多了,‘哎呀哎呀’的从石头上坐起来。
几个后生忙上去搀扶。
“吴典吏不妨来老宅饮一杯茶...”
说完,他也不等吴大庸回应,在几个后生的搀扶下,向柳家老宅走去。
...
李渊写好了信,丹阳公主小心的将墨迹吹干,收进信封里。
“这几天先不要回长安了,等薛家小子回来,直接来泾阳抬你进府。”
丹阳公主老老实实的一点头。
她算是学乖了,知道父皇还是皇兄,以后都不大可能再罩着自己。
唯一的依靠,只剩下了婆家。
正要出门将信交给门房,让他拿给泾阳县典吏。
一个老头子出现在门口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