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全职业大师,藏不住了 037 我易中海区区六级钳工,不配当..(1/2)
李春江被分配到了一车间,
杨厂长叫来了一车间主任张大国,耳提面命一番,
让张主任亲自带他到人事科登记,劳保科领了工作服,来到了一车间的厂房。
一进车间大门,李春江就暗叹,还真是冤家路窄,
第一眼就看见一大爷端着罐头瓶子茶杯,坐在那吹着茶叶喝茶,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贾东旭在他身前的车床上干活,
别的工人也都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就易中海一个人闲着。
张大国是个和气的矮胖中年人,他早就看见了易中海没干活,嘴角抽了一下,忍着没说。
这年头技术工人都是各厂的宝贝,易中海已经是六级钳工,技术在轧钢厂排的上号,
他这个车间主任轻易也不愿意得罪,
厂里派下来技术难度大的活,还得指望人家呢。
张大国走到厂房中央,拍了拍手,大声喊道:
“来来来,大家手上的活都停一下,我宣布一件事”
“今天我们的队伍里加入了新鲜血液,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同志。”
众位的目光落到李春江身上,李春江大方的微笑着举手示意。
“我身边的这位是李春江同志,是高中毕业的高材生,大家欢迎新同志。”
张大国介绍完毕,带头鼓掌,工友们也都纷纷鼓掌,只有易中海师徒没有动。
易中海在旁冷笑,贾东旭脸上则是掩盖不住的恨意,全都被李春江看在眼里。
张主任接着说着场面话,
咱们一车间是钳工车间,是轧钢厂出了名的大门牙车间,凭的是什么?
“凭的就是我们不但技术实力强,而且作风顽强,能啃硬骨头!”
“我们不但要继续发扬作风,还要把技术传承下去。”
“现在我们要给新同志挑选一位师傅,有没有哪位同志毛遂自荐的?”
钳工技术没人带着教,一时半会很难上手,
而且每个老师傅都有自己总结的独门技术,这都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轧钢厂的传统是四级工以上就可以带徒弟,
每带一名徒弟,厂里可以多给半级工资,也就是一个月多五六块钱。
每一名老师傅最多能带三名徒弟,大部分四级以上工为了多赚钱,都是满额带着三名徒弟。
所以张大国问了半天,也没一个人站出来回应他。
张大国脑门有点冒汗,
刚才杨厂长特意叮嘱他,要对李春江特殊照顾,
如果给他找不到一个技术好的师傅,等于是第一天就把事办砸了,传到杨厂长耳朵里,自己可不好过。
于是他脑子高速转动,眼睛逐一打量车间里的高级工人,
突然他看见在旁边喝茶的易中海,顿时一喜。
“老易啊,你好像现在只带了两个徒弟吧?你就把李春江带上吧?”
杨厂长商量着向易中海问道。
谁知道易中海不紧不慢的放下茶杯,根本没起身,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说:
“高中毕业的文化人,那得多牛啊,我区区六级工,可不配当他师傅。”
“张主任,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这下在场的工友都听明白了,易中海这是和李春江有过节,不然也不可能这样说话。
张大国被当面顶撞,脸上也有点挂不住,半天才缓过劲。
易中海在车间里这么多年,大家差不多都清楚了他的为人。
人生四大铁里面,就有一起扛过枪,这里面的道理就是一起为共同目标奋斗的经历,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
这些工人在同一个车间干活,也差不多算是一起扛过枪了,
易中海自己技术是不错,但从来没带出来像样的能挑大梁的徒弟,
贾东旭跟了他好几年了,还是屁都不会废人一个,只能干点最简单打下手的活。
说明他敝帚自珍,不把看家的本事教给徒弟。
厂里分来了急活重活,别人都是撸起袖子往前冲,
就他还是装模作样,口号喊得震天响,活干得最少。
所以光是一车间里,看不惯他的人就不少,
当下一名三十四五岁的精瘦汉子站出来,咧嘴一笑:
“小李同志,我叫唐国强,是四级钳工,不嫌弃的话我来带你几天咋样?”
有人站出来解围,张大国心里有点高兴,
不过这个唐国强是今年刚升的四级工,技术肯定不如易中海。
他面带犹豫之色,望向李春江。
李春江听见这个熟悉的名字有点吃惊,跟他前世一位著名人物同名同姓。
不过看清楚了不是同一个人,他也咧开嘴笑了:
“好嘞,唐大哥,那以后我就喊您师傅了。”
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