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 第二百零二章 博采众家之长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第二百零二章 博采众家之长(1/2)

  秦易美滋滋的笑了,没有耽搁,当即将脑海中,记得极其牢固的孙子兵法第一篇,“道天地将法”,飞快的写在宣纸上。

  他这一举动,引来旁人的瞩目。

  大家都才看到题目,正在思索,脑子里还没啥思路,这家伙就开始动笔了?

  莫非是乱写一通?

  可当他们看到秦易的面庞时,心中的疑惑顿时消除。

  众多考生中,秦易之名无人不晓,他的功绩,无人不知。

  所以对此情形,并不奇怪。

  论武艺,场中能与秦易比拟之人,不多,但也不少,有一掌之数。

  但要论谋略,能与秦易齐平者,几乎没有。

  离阑名士,可不是浪得虚名。

  或许唯有到太策院中,才能找到与秦易谋略相仿之人。

  所以看到秦易下笔如飞,众人没有了惊讶,却生起浓浓的羡慕,心中发酸。

  拥有不凡武艺也就罢了,竟还有如此谋略……

  唉!

  众人轻叹一声。

  没多久,秦易就写完了第一题。

  这道题其实并不难,但要答对答详细,就不容易了。

  而道天地将法,可以说是较为完美的解答,直接从很高的层面,例如国之意志、昼夜阴晴、地势条件、将领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等方面,讲述了如何分析两方之胜负,很详细,也很实用。

  秦易相信,这个回答,必然能让评卷者耳目一新。

  毕竟出自兵圣之手,岂会凡品?

  接下来,秦易看向第二题。

  他刚看完,就感觉这道题有点影射的意味。

  题目是:国力微弱之王朝,如何对抗国力强盛之王朝?

  这不就是临瞻和大离嘛!

  当然,临瞻并不算国力微弱,只是弱于大离,而在苍元五大王朝中,临瞻之国势,可以排在第二。

  其实在数百年前,临瞻建立之际,国力原本远胜大离,之后却陷入蛮族祸乱,兵戈不断,战火连年,耗尽了国力,才弱了一筹。

  但经过近几代明君励精图治,国力连番上涨,隐隐有和大离分庭抗礼之势。

  可先帝气盛,小不忍而乱大谋,擅开战端,将数十万大军、以及数年来积攒的甲胄粮草,都丢在了雁荡河谷,不是化作了灰烬,就是肥了大离的腰包,留下如此烂摊子,让万民抬不起头。

  以至于考题中,都将自己比作了弱国……

  轻叹一声,秦易收敛心神,仔细寻思起来。

  答题不能乱答,得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毕竟在太将院,出题人就是评卷者,要想得高分,就得符合他们的喜好。

  身为临瞻的最高人才培养机构,太将院向来是遵从王朝的意志。

  而现在,临瞻的意志,就是女帝的隐忍。

  不忘耻辱,但却隐忍不发,与大离交好,互通商贸,低调发展。

  这就是太将院的偏好,不可擅启战端,得往这方面去作答。

  当然,秦易并不会昧着良心说瞎话,不过他的想法,的确和女帝以及太将院不谋而合。

  如今这个情况,开战意味着败!

  不论是士气,还是时机,亦或是粮草、军兵等诸多准备,临瞻都没有做好。

  所以,秦易算是半个主和派。

  当然,他并不是一味的主和,至少他知道,和平是靠打来的。

  要想和平,就免不了战争,毕竟在这乱世,不去打别人,别人都会来打自己。

  所以要想胜利,就得有强盛的国力,这就离不开发展,因此现在,理应苟着发展。

  那该如何在发展的时候,对抗强盛的国度呢?

  可以使用非战手段。

  秦易当即,将前世春秋时期,管仲使用过的经济战事例,例如大力购买鲁缟,荒废了鲁国的农业,而后抬高粮价,令鲁国屈从于齐国的事例,详细的写在了宣纸上。

  接着,他将前世战国纵横家的思想,“合纵连横”,也写了上去。

  这是非常有用的外交和军事政策,不论是战,还是不战,施行这种政策,都会受益无穷。BiquPai.CoM

  没有人会嫌盟友太多。

  接着,他又将秦国灭六国的总方针,“远交近攻,先弱后强”,也写了上去。

  有了前世众多史实的加持,此时,他俨然就是一个智者,博采众家之长,集大成于一身,满脑子都是智慧。

  相信这几种思想,定能将评卷者轰炸得脑子发晕,两耳嗡嗡嗡地叫。

  可惜啊,女帝过于严谨,不轻易授予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