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子朱标,在大明开启位面战争 第五十七章 桑弘羊,一个被史书刻..(1/2)
“父皇你可以想想,既然那些文武大臣们可以根据品级的大小发放不同的俸禄,为什么商税不能根据财富的多少来收呢?”
“对于那些寻常之物,咱们完全可以不收税,而对那些利润极高,收益极大的事务,则可以收取更高的钱税!”
“而对于那些即使是一些富贵人家都用不起的奢侈品,咱们完全可以收取重税!”
“而放在对外贸易之上,咱们也可以完全按照其利润与贸易量的多少来决定到底收多少税!”
“反正就说一句话,赚的多,收得多,赚得少,收得少!”
这一刻,听到了朱标的话,老朱的眼眸彻底明亮起来。
此刻的老朱突然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原来,还可以这样!
老朱这个人其实非常非常聪明,所以他甚至于通过朱标的这种提法,想到了不仅仅是商税,整个大明的农税是不是也可以这么收呢?
老朱在朱标面前自然是毫无保留的。
而这边,当朱标听到了老朱这个意见的时候,顿时不得不对老朱再度佩服数分。
如果说朱标能够得出这个结论,那是因为朱标比老朱至少多了六百年的历史经验。
而老朱呢?
他完全是靠着自己的悟性,然后来了个举一反三。
这可就了不得了。
不得不说,老朱的身边,文武大臣或许有,但是像那种具有经济思维与商业思维的人才,却一个都没有。
想想同样是穷兵黩武,为什么秦朝会弄得最后全国崩盘,而汉武帝却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那是因为汉武帝的手上,有桑弘羊这么一个即使是数遍青史也算得上是顶尖的经济人才。
可以说,如果汉武帝的赫赫武功是因为卫青霍去病这两位绝世级名将的出现,那么汉武帝能够连连用兵却不至于让国家的财政陷入崩溃的边缘,就是因为有了桑弘羊这样一位绝世级经济人才。
其实之前朱标的某些做法,甚至于后世的某些做法,都是桑弘羊曾经用过的。
比如桑弘羊提出将盐铁收归国营,这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国有经济制度。
除此之外,桑弘羊还提出了将酒类收归国有,这也是影响后世千年的政策。
而且桑弘羊还是最早提出由官府来平抑物价的人。
这就是“平准”,也就是说朝廷专门在京城长安设立了一个隶属于大农的机构平准,由平准令掌管。
它的作用在于,以各地均输的物品和工官生产的车船、器具为后盾,当京城某种商品过分涨价时,就以平价向市场抛售,使其物价下降;反之,如果某种商品价格过低,就大量买进,促使物价回升。
这要比西方经济学之中,市场经济中“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这个理论提前不知道多少年!
而所谓的“无形的手”就是指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比如供过于求,价格上涨;供低于求,价格下降等等。
而所谓“有形的手”指的就是朝廷的宏观调控。
也就是说当市场出现根源性的危机的时候,要有国家对市场的一系列经济要素进行调节。
这套理论,即使是在现代也依然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之中。
欧美国家,同样也有宏观调控!
大名鼎鼎的罗斯福新政,就是通过宏观调控来缓解经济危机。
除去商业上的,在农业方面,桑弘羊提出了“假民公田”的办法。
也就是之前朱标提出的,将一部分公田(官田)以租借的名义分给丧失土地的农民,然后向他们征收相当于田租的假税,是安抚内地流民。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给朝堂增加更多的税收,而且还能够使得大批的流民得以自食其力,最终极大的缓解了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矛盾。
除此之外,什么五铢钱,什么移民屯垦等等政策,都是对后世影响至深的政策。
只是,桑弘羊的某些政策,可谓是极大的威胁到了那些豪门世家,所以桑弘羊最终的结果并不是很美好。
而等到桑弘羊死后,他的一些经济政策也慢慢地被废除。
除此之外,包括《史记》与《汉书》都没有给桑弘羊这么一尊大才立传!
其事迹更多的存在于其他名臣的各种传表之中。
不得不说,某种程度上来讲,桑弘羊是以为被史书上刻意地去掩盖了的一个人。
而自从桑弘羊死后,整个古代,似乎就没有再出现过第二个如同桑弘羊一样拥有这种超越时代的经济人才的存在。
或许,桑弘羊也是一位穿越者呢?
所以现在,朱标就是要慢慢地给老朱建立起商业与经济思维!
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强大,士农工商缺一不可。
无士不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兵不强,无商不活。
士农工商兵,国家五维,缺一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