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恐怖悬疑 > 乡村奇谈 > 第七十章:夺命御匾

乡村奇谈 第七十章:夺命御匾(1/3)

1.诡计

娄天成在山西巡抚的任上已经整整六年了。守着这块肥沃的黄土地,六年的时间可把娄巡抚喂肥了,走起路来,那硕大的屁股一左一右摇来摆去,老百姓没有一个不痛恨的——大家私下管娄天成叫“猪大人”。

你别看这“猪大人”肥头大耳,浑身冒油,天生却是个八面玲珑的主儿。山西有种土特产——老陈醋,可称得上是天下一绝。这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五谷,要经过蒸、酵、熏、淋、晒等工序酿制而成。山西老陈醋尤其讲究“晒”,也就是“夏伏晒,冬捞冰”,一个酿造期最少也得九个月,好的老陈醋往往需要三四年!这老陈醋不只是醇香味美,厨房少不得的调味佳品,而且还能养颜开胃,延年益寿。

为讨慈禧太后的欢心,这娄天成费尽心思,把民间的奇珍异宝、土特产品收刮起来,送到宫里,这其中就有老陈醋。也该着这姓娄的走运,什么金银啊绫罗啊绸缎啊,慈禧太后统统看不上眼,偏偏喜欢这一口酸的!你想啊,天天山珍海味,顿顿鸡鸭鱼肉,胡吃海塞,能消化得了啊?这时候,什么良丹妙药也比不过老陈醋!恰好,慈禧这天情绪不错,抿了一小口老陈醋,咂巴着嘴,眉开眼笑地开了金口:“这真是个好东西!也难得娄天成这份忠心。小李子,传懿旨,让皇上赐块御匾,好好表彰表彰这娄天成。”

光绪皇帝可没有这份好心情,这段时间,满脑子正想着怎么变法呢。可是太后老佛爷的话又不能不听,想也没想,提笔写了五个大字:天下第一醋。

再说娄天成,早就得到消息,皇上亲自给自己赐匾,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得三天三夜没睡着觉。等接到牌匾,一看上面的字,顿时愣住了,哪里是表彰自己啊?傻子也知道,这是说醋好呢!

这块御匾挂到巡抚衙门显然是不合适,怎么办?敲诈勒索,搜刮民脂民膏,只要是能捞钱,娄天成不用别人教,有的是办法。这不,脑子一转,“猪大人”马上有了主意:这块牌匾可是个无价之宝啊!我一定要把它卖个好价钱!

2.纷争

山西老陈醋生产虽遍布全省,最著名的几家老醋坊都集中在晋中这一带。

首屈一指就是位于太原桥头街的宁化府老陈醋。宁化府原来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宁化王朱济焕的王府。专为王府制醋的师博当然不是吃素的,所作之醋很快名扬太原城。几百年来,宁化府虽几易其主,生产的老陈醋却醇香如故。眼下宁化府的掌门人是年近六旬的卫斗清——卫大掌柜。

从太原往南六十余里,便是醋都清徐。在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醋作坊中,“美和居”在年轻掌柜刘世礼的带领下,在工艺上大胆革新,名声大振,在醋都脱颖而出,成为显赫一时的大字号。

醋都清徐往东不远,就是榆次。榆次有个村庄叫怀仁村,怀仁村从什么时候开始做醋,已经无从考证,反正是代代相传,祖祖辈辈都是做醋的,“家家有醋缸,人人是醋匠”,用怀仁村人的话说,他们血管里流得都是老陈醋。怀仁村做醋的领头人是深孚众望、正值盛年的吕仕雄,吕老板。

这三家是山西老陈醋最具实力的代表,恰成三足鼎立之势。

话说这天,巡抚衙门的苟文忠苟师爷忽然来到宁化府,正和伙计们一起忙活的卫掌柜不由地微微皱起眉头。

苟师爷把卫掌柜拉到一边:“皇上赐匾的事,晓得不?”卫掌柜点点头。苟师爷继续说道:“娄大人的意思,这块匾,自然只有宁化府撑得起!你想想,这是多大的体面。光宗耀祖不说,这以后的生意得多赚多少钱啊?”

卫掌柜一边点头,一边应道:“这个自然!师爷如能在娄大人面前替宁化府美言几句,如蒙娄大人恩典,宁化府上上下下几百号人感激不尽。”

苟师爷把眉头一皱:“靠恩典,黄花菜也凉了!这世道,空口人情可不成,白花花的银子才是大爷!我看你不是诚心要皇上的这块牌匾,有人急着要呢!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好了,话就只能说到这儿,我还有要紧事。牌匾的事,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卫掌柜坐在椅子上,半天没说话。姓娄的是什么人,胃口有多大,卫掌柜太清楚了。考虑再三,卫掌柜决定先探探同行的口风,他叫过来一个利索的伙计,吩咐道:“去请美和居的刘掌柜和怀仁的吕掌柜!就说我请二位喝酒。”

那伙计打马扬鞭去了,半晌回来告诉卫掌柜:美和居的刘掌柜说了,他知道卫掌柜为啥请他喝酒,现在不是喝酒的时候,过些日子,美和居会有大喜事,定大摆宴席,不只请卫掌柜,也要请宁化府的伙计们一起热闹热闹!至于怀仁村的吕掌柜就更气人了,明明听见在屋内说话,他手下人却说吕掌柜不在。

傻子也看得出来,对这块御赐牌匾,这两家已经摆出势在必得的架势了。卫掌柜明知这是“猪大人”设下的圈套,但若能抢得御匾,那将是宁化府何等的荣耀啊!这个节骨眼上,堂堂宁化府岂能袖手旁观,甘拜下风?卫掌柜瞬间精神矍铄,目光如炬,把手一挥:“把账房先生给我叫来!备好银子,今天晚上,我要去登门拜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