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开酒楼,雇李二打工 第3章 我这酒楼,为知识付费!(求..(1/2)
魏征见李世民态度坚决。
这会儿也不好插手。
只能在边上看着。
他寻思着。
等离开了这个地方,再来劝说吧。
周庶皱了皱眉。
管他。
刚刚身份信息都看了,就算这秦原,以前是大户人家,现在也不过是流落长安的散户。
而且谈吐举止,都还算可以。
此人。
可用。
李世民见周庶半天没有说话,以为他没有看上自己。
立即又说道,“我有个远房亲戚,在诸市署当差,咱这酒肆,手续还没有齐全吧,雇佣了我,只要打个招呼,就能拿到对应的许可。
“哦对了,还有酿酒、卖酒的许可证,这我都可以拿到。”
诸市署主管长安、洛阳两地市场经营。
开店什么的,都必须要到诸市署申请。
李世民想到。
进门的时候,周庶就说过,他这酒楼,手续证明还没有拿齐全。
作为大唐天子。
这点事情,还是能办到的。
唐朝时,因为粮食产量不高。
所以酿酒、卖酒都是官府管控的。
长安很多酒楼,都只能从官府进货拿酒售卖。
即便授权可以自己酿酒,每次酿酒产出,都要严格上报。
“真的?”周庶两眼放光,“这、这不大好吧,当今皇帝,倡导为官清廉,最恨徇私舞弊了,为了这点事情,劳烦你的亲戚,多少过意不去啊。”
话虽如此。
但周庶是真想,有什么途径,能够快速拿到这两个许可就好了。
一句客套话。
让李世民心花怒放,格外高兴。
没想到啊。
自己倡导为官清廉的理念,已经深入民心。
这很好。
“没关系,只要咱这酒楼,资质齐全,按规矩办事,按时缴纳赋税,我那亲戚肯定不会在意的。”
李世民编了个理由。
顿了顿。
李世民又问道,“周老板,我想知道,如今的西市,酒楼林立,咱这地方才开业,凭什么揽客,别人凭什么选择这里消费呢?”
如今的长安城中。
酒楼这个行业,可是竞争压力很大。
要是没点特色。
想要立足都难。
周庶心情甚好,已经决定雇佣“秦原”。
有在诸市署的关系,以后自己能少走很多弯路。
他起身介绍道,“我这酒楼,主要定位,是为知识付费。”
李世民愕然,“知识付费?”
“对!”
周庶说道,“举个例子,西市有很多丝路商人,他们穿越荒漠戈壁而来,也终将离开长安西去。
在酒楼休息时,我以诗词一首: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为客商们祝酒欢迎,引起客人们的共鸣,酒楼的酒,还不蹭蹭蹭往外卖?”
什么?
听得这一首诗!
李世民当场惊呆!
魏征更是眼珠子都要瞪出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寥寥数语,瞬间拉近了酒楼老板,与所有西去商人的距离、关系。
就像是朋友,为他们送行那般!
更有几分悲凉、悲壮!
听到这样的诗词,那个热血男儿,不想多喝一杯?
“周老板,这,这首诗,是你写的?”
李世民咽了咽口水——随口吟诵这样的诗词出来,这样的文采,直接碾压无数当朝文人啊!
小老弟!
你有这水平,竟然还做个善贾!
为何不脱籍入仕啊?
周庶淡淡笑道,“就是举个例子,当然,我这酒楼能讲的东西有很多,天文地理、生活常识甚至说书也是可以。
“客人们进店来,能够学到知识,开开心心消费,这不就挺好的。”
说起来。
穿越之前。
一个姓董的主播大火,给了周庶灵感。
到了唐朝。
自己模仿模仿,这不过分吧。
至于那诗。
当然不是自己写的。
那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借用罢了。
李世民听着周庶的计划,竟也跟着兴奋了起来,“都是你讲吗?”
“自然了,其他人也讲不来啊。”周庶说道。
“好!周老板,请一定要雇佣我,我们现在就可以签订契书。”
李世民不再多想。
直接决定,加入周庶的酒楼。
“老爷!不可!”魏征立即开口,“您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