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认祖归宗后,朱棣逼我造反 > 006.什么封建迷信我还能怕你

大明:认祖归宗后,朱棣逼我造反 006.什么封建迷信我还能怕你(1/2)

赵王养伤,汉王事忙的这段时间,朱棣难得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

只可惜好景不长,昨晚宫里又出了天大的事!

顺天皇宫里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用于大典和朝贺的奉天殿,走水了。

虽然当晚下了雨,但火势在内部,也没起到多大的作用,大殿依然焚毁严重。

一夜之间,京城流言四起。

皇上迁都,触怒上天。燕王回归,灾星降世。

...

一夜未眠的朱棣和几位重臣此刻聚在了乾清宫的御书房内商议大殿重修的事情。

汉王朱高煦、户部尚书夏原吉、工部尚书宋礼、礼部主事萧仪和朱高爔,都在。

没几个月就是除夕和元旦了,朝廷不能没有奉天殿。

自己人倒还好说,谁家没个倒霉事,朝贺祭祀改到广场上也能将就着办。

只是外国使臣往顺天皇宫一来,看见的尽是断壁残垣,那可就丢脸丢到家了。

朱棣大手一挥,定下了基调:奉天殿必须尽快重修,而且修得要比过去更辉煌!

礼部主事萧仪脸上露出了愤怒的表情,他痛恨朱棣劳民伤财,此刻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皇上一意孤行,执意迁都!”

“弃应天龙脉,弃太祖陵墓,弃祖庙宗族于不顾!”

“有违天道,枉顾人伦,天降大火,警醒圣上!”

“皇上,此等劳民伤财的事情不如作罢吧!”

朱高煦气得双眼通红,大喊道:“奸臣!谁给你的胆子让你在这儿胡说八道!来人,把他拖下去,扔到诏狱里关起来。”

很快,两名侍卫出来,架走了萧仪。

他贼心不死,依然高喊道:“皇上三思啊,皇上三思!”

朱棣面色如常,似乎压根儿没听到萧仪的话。

朱高爔对他如此程度的静水深流感到拜服。

朱棣道:“夏原吉和宋礼,你们两先说。”

夏原吉圆头圆身,整个人圆滚滚的,看着十分和蔼可亲,实则手紧得不行。

他管着朱棣的钱袋子,这么多年,已经有了一句众人皆知的口头禅:“皇上,库里真没钱了。”

今天他的话也一样,朱棣毫不意外。

宋礼是个端方严正的白发老头,这十几年来,耗尽一切心力为大明修建皇宫,加速了他的衰老。朝中上下,从朱棣开始,都十分尊敬他,在场的大臣们,只有他一个人坐着。

他叹了口气:“皇上,当年的楠木和杉木,是臣在湖广和四川一带的深山老林里寻的,合适的,都已经用尽了。可用的楠木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如今这最大的难处,就在这木头上。”

朱高爔在心里总结了一下,先是没银子,然后也没木材。

总的来说就是,搞不成。

朱高煦瞥见朱棣皱了皱眉。

“皇上,儿臣想,既然此事颇难,理应多多祈福才是。宫里宫外都在传,老四是灾星。我看他也没什么正经事要忙,就让他在宫里多多为国抄经,减轻一下他灾星的罪孽吧。”朱棣以手扶额。

听了几十年他胡言乱语的大臣们,本以为已经习惯了,也没料到他还能再创新高。

朱高煦见朱棣没表态,催促道:“皇上?”

朱棣怒道:“他们还说是朕触怒了上天呢,那朕是不是也是灾星!奉天殿的火,是不是都怪朕?”

朱高煦吃了一瘪,见朱棣如此护着朱高爔,心下火起,不依不饶。

“皇上不是说燕王是最像您的儿子吗,那他现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我至少还出了个主意呢!”

额...

众人愕然,如果这也能算个主意的话,那...

朱高煦越说越上头,简直要跳起来掀翻屋顶:“咱们天天忙得脚不沾地,他呢,天天在宫里吃香的喝辣的闲着,现在也是该做点贡献的时候了。奉天殿重修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他。”

朱棣刀一样的眼神射向朱高煦,朱高煦一个激灵,冷静了下来,完了,这下把真心话说出来了。

大臣们纷纷低着头,都怕血溅到自己身上,没一个人敢说话。

朱高爔沉着冷静,知道朱高煦这是新仇旧恨要一起算。

如果这事儿不缺银子也不缺木材的话,还能轮到自己?明摆着就是要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但我的本事,岂能让你都知道。

他神色如常,不卑不亢道:“皇上,如果您信得过儿臣的话,就交给儿臣来办吧。”

朱棣面露犹豫,不想把朱高爔推到这天大的难题上。

朱高煦趁火打劫:“你要是办砸了呢?”

他想起之前在御花园的小亭中,皇上就是用这招差点夺走了老三的节制权。

朱高爔轻轻一笑:“我不会办砸的。”

朱高煦满脸惊愕,这,原来还能这么答。

宋礼人老心善,打算从中调节:“皇上,此事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