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朱元璋造反?我也反了! 第六十一章 修筑马面(1/2)
冯定邦不想像刘福通、徐寿辉他们那样跟旅游似地到处乱窜,他要把吃进去的地盘统统消化变为己有。
一刻拥有那不叫拥有,永远拥有才是你的!
就像朱元璋攻下集庆占据金陵那样,永远地变成自己的地盘。
光想是不够的,还得做些什么才行。
能做什么呢?当然是加固城防,让敌人啃不下来。
郑州就不必说了,本来城防就很坚固,只要把砖石、粮草、油料、木柴等这些军需物资储备够就行了。
到时候再造几架投石机,就算敌军有大型器械也不好攻。
城防的重点是开封。
开封虽然曾经是大宋国都,但显然没做到国都该有的城防水平,要不然金兵也不会一过黄河就进了开封城。
更何况现在残存的只是内城,坚固程度远不及当年。
开封是中原最大的城市,不管以后哪股势力打中原的主意,都得攻打开封不可。
义军之前虽然修了一下,但那都是权宜之计仓促小修,是没法抵挡大军的。
开封对义军至关重要,开封一丢,整个汴梁路都将不复存在,因此必须重修开封城。
冯定邦最大胆的畅想是在原址上重修外城,不过没多久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年的汴京外城周长五十多里,十米高、十几米厚,五十里长,这想想都吓人。
以义军目前的财力、人力,修十年差不多!
这个方案对于提高城防水平虽然靠谱,但是目前不具备这个能力。
挖护城河?
虽然比修城墙稍微强点儿,但没强多少。最主要的是护城河的防护作用相当有限,这么长很容易找到突破口。
想到最后,唯一靠谱且经济的就是在内城的基础上多修马面。
城墙过一段儿就会有个突出来的部位,顶上有个平台可以从侧面攻击爬城墙的敌人。这个突出的部分就叫做马面。
马面很好地解决了攻击死角的问题,让城下的敌兵不仅要防备城上的攻击,还要防备侧面的攻击。
冯定邦曾经仔细观察过,开封城虽然有马面,但是相互之间距离太远,不足以彻底夹击敌人。
另外,马面上空间较小,不能站太多人。
他的想法是,在原来的两个马面之间再加一个,并且上面的台子修长一些,这样可以站更多的弓箭手或其他士兵。
四面城墙增加二三十个,攻城方的伤亡可能会翻倍。
这个施工量就小的多了,估计两三个月就会完工。
开封城的护城河就还那样吧,不清理也不重修了。
瓮城之前修过了,凑合着也能用。
除了马面之外,其他要做的主要的储备作战军需。
另外,开封现在的城墙距离护城河距离还有一二里远。虽然外城不修了,但护城河的优势也得利用嘛!
冯定邦打算紧邻护城河修一圈防守的矮墙,主要是阻挡敌人渡河到城下,接着这个优势掩杀一波没有问题。
不仅只靠河修,从河岸到城墙的空地也修一些墙体。
简单说就是把城墙到护城河的这片区域用墙体切割成许多小块,然后依托墙体和敌人作战。这样敌人想到城墙下,都得先付出大量伤亡。
这是最坏的打算,到了这一步基本就是到了义军命运转折点的时候了。
虽然如此却不得不防啊,把蒙古人赶到草原和沙漠以后,天下总归还是要重新统一,顶多南北分治各占半壁江山。
就算在北方,冯定邦要做到扛把子,恐怕也不是容易事。
早做准备没有坏处!
这个城防修筑方案虽然经济可行,可需要的总人力财力不容小觑。
人好说,这年头只要给钱给粮就不缺人。
这么多砖可不好找,拆民房太浪费,用石头得很长时间打磨,恐怕石匠不够用。
谁让这年头没有水泥呢!否则随便啥形状石头都可以往上摞,可现在就是不行,不磨平整严丝合缝,修了也白修,人家一撬就掉了。
不过那些普通墙体倒可以用石头,毕竟功能不一样,只要能迟滞敌人速度就可以。
马面还是得用青砖才行,看来必须得搞个砖厂了。
冯定邦是一直在收罗各种工匠,可他从来没想到有一天竟然还要烧砖的工匠。
大意了!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开张的砖厂,这年月兵荒马乱的,谁还有闲心盖房子啊!
冯定邦派人到开封城周边一打听,还真有几家砖厂,停工了的找到老板也都好商量。
砖厂找到了,可生产起来未必容易。倒不是没有人手,而是青砖的工艺问题。
别说修筑城墙的大方砖了,就是一般建筑的青砖制作也相当复杂。
首先选料讲究,必须得是优质粘土,要晾晒两三年,期间要筛去其中细小杂质。
然后是和泥,和泥不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