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校园 > 重生99之萧洒华夏 > 第1章 我没有系统

重生99之萧洒华夏 第1章 我没有系统(1/2)

萧华手握着中专录取通知书,默默望着车窗外一座座九十年代小城市低层的矮楼不停往后飞逝,心里回想起这重生过来的黑暗半年多时间,仿佛做了一场梦。

99年春节刚过,16岁的萧华发了一场高烧,把24年后的自己给带了过来。

喜欢看小说的萧华原本以为会有主角定律,给他来个金手指系统,在各个没人的角落里呼唤了半年,都没有回应。

那时在家的萧华一个人常常在房间里神神叨叨召唤系统,父母在门缝中看见以为是在背知识点。

而在学校及街道上唠叨,别人会觉得是撞邪了。

有一次放学后,萧华躲在教学楼后面的厕所旁边自言自语,被学校清洁阿姨看后,跑回去不知道在哪里找了一挂鞭炮,朝他身上扔过去,炸得他一个星期脑袋瓜子都嗡嗡作响。

当然经过各种时间段,各种地点以及各种方式的数周努力,依旧没有成功的情况下,萧华迫于无奈与家庭与学校的多重压力,最终放弃了幻想,准备脚踏实地的拾起课本从头来过。

开始沉下心来不断的刷题、背知识点,进步还是很明显的,3月月考年级倒数第五名,4月月考年级倒数二十名,5月月考年纪倒数五十名……

想当年萧华中学成绩一直优异,就是初中成绩年级排名都在前十的,按照正常轨迹他顺利考上高中,进入重点班,高考发挥不好也考上了一个二本院校。

那时学校及班主任都寄予厚望,想不到一个寒假后,他成绩直接垫底了。

班主任上门家访,和萧华父母促膝长谈一番后,总结出来是脑子被烧坏了。

以致后面几个月家里买了“天地一号”、“脑白精”等等补品,逼着萧华吃几次,结果除了脸色红润一些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最终以中考465分的成绩考入当地银城农业中等职业学校企业管理专业。

在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期,考上中专的孩子比现在考上大学的孩子还风光。

个别重点中专学校的分数线甚至比重点高中的分数线还高。那个年代的中专带户口,学费低,包分配,干部身份。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能获得一份国营背景的工作,上中专是很多农家子弟跳出农门最快的捷径。

中专所带来的红利,注定会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而逐渐变淡甚至消失。进去90年代后,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接踵而至。

90年代中后期,仍有很多初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尚不知道自己正处在这个时代的变革期,看着学哥学姐还能被分配工作,还是非常踊跃的报考中专学校,还会为自己获得一张重点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沾沾自喜。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待到他们毕业之时,国家已经不再分配工作。毕业即失业,他们被全面推向社会,自谋职业。最为悲催的是入校时候户口已经被农转非,农村也没有了土地。各种工作岗位也开始了卡学历,报考国家事业单位岗位,全日制大专起,外企管理岗位,全日制大专起,瞬间没有了中专生的生存空间。

很多中专生无奈的只能去做了工厂的操作工或者技工,拉单的业务员,超市的理货员,有的改行再去学美容美发。

毕竟萧华有过未来二十多年的经历,对于上中专只能发扬阿Q精神,高中大学都已经去过了,中考前几个月的学习压力都喘不过气来,再上三年高中还不会变疯去。

听过中专读书就是混日子,正好时间充裕,可以调整心态,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重新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师傅,麻烦在前面农校门口,踩一脚”一个中年阿姨大声喊到。

萧华也回过神来,此时闷热的中巴车上还坐着几位送孩子上学报道的家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都站起身来,把车上方行李架上的背包、行李袋子什么的拿下来,排队站在车子过道中等待下车。

萧华坚持没让他父母过来送他,本来学校就离家不远,再者父母都上班没必要专门请一天假过来。

下车后跟着众人,进入学校排队办好入学手续,在学校志愿者带领下去后勤部,每个学生都领取整套生活用品,

最后来到住的402宿舍,一层楼有十间房,每间房要住八个人,十分拥挤,上厕所要到楼梯口旁边的公共卫生间,洗漱则都在这层楼的另一头。

萧华铺好穿后,找到学校商店买了张201电话卡、饭盒、两条口香糖等。

中午,他给家里打了电话,告诉自己在学校很好。

下午,宿舍已经来了七个人,向他们打了个招呼,每个人发了片口香糖,就独自躺在上铺休息了。

大暑,外面的知了声一浪高过一浪,宿舍里的还是比较阴凉的,天花板上的风扇吱吱有节奏地摇头,使人犯困。

“萧华,萧华,醒醒!起来吧,我们一起去食堂打饭吃晚了。”睡在下面的易彪拍了拍床铺喊道。

萧华睁开朦胧的眼睛,他从上铺爬起来,慌乱地摸了摸头,和有些饿的肚子,爬下床来,对着宿舍里的人说“不好意思哈,等我洗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