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孙心声被朱元璋听光了 18:朱允熥的起居录!(1/2)
东宫卫队的一千多人,要是突然造反的话,绝对是对老朱天大的威胁。
但以前老朱是一点都不怕的。
他甚至巴不得太子朱标造他的反呢。
可朱标就没如他的愿。
这会儿就不同了,他是真担心,自己这三孙子脑壳短路,带着东宫卫队造反了。
“两百三十人?”
“干球呢?”
朱允熥很是不爽,老朱要在这儿,听到他心里的话,怕是会气的七孔冒烟,抽起鞋底板就是一顿猛抽。
“算了,还是那句话,自强才是王道。”
朱允熥对刘宝说道:“让你办的事情如何了?”
“小爷,人早就挑选好了,都在宫外等着。”
刘宝说道。
“那还等什么,现在东宫我说的算,马上带进来。”
朱允熥说完想到什么后,道:“对了,你去准备一根十丈长,一头粗,一头细的杆子。”
“啊?小爷,要杆子做什么?”刘宝不解道。
“让你去办就办,对了,绳子也给我备个几十丈的。”
“是!”
……
“那孙子说什么没有?”
朱元璋老神在在的问道。
“禀陛下,三殿下没说什么。”
二虎道:“很是痛快的就同意了。”
“呵,这孙子,指不定在肚子里把咱骂成什么样了。”
朱元璋冷笑,昨天一天就知道那逆孙的秉性了。
“二孙子,现在满意了吧?”
“黄编撰,你觉得可好?”
下方。
朱允炆跪在地上,黄子澄也躬着身子。
没错。
就是两人来告状。
朱允炆说朱允熥不让老师给他教学。
黄子澄则是聪明,直接就说东宫卫队人员太多,对皇宫有巨大的威胁,于国不利,应该削减。
老朱本来就有这想法,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了。
还把锅给扣在二孙子跟黄子澄身上。
完全找不出点毛病来。
“臣不敢!”
“孙儿不敢!”
两人一同说道。
“行了,黄子澄你就老老实实的跟允炆讲学,咱会派人去申斥允熥的。”
“谢陛下。”
“允炆你也下去吧,别耽误了功课。”
“是,皇爷爷。”
两人退了出去,两人赶着去吕氏那儿商议呢。
朱元璋微微摇头。
这二孙子,就是没什么主见,怕是这来告状,也是受他母妃指使的。
二虎刚出去没多久,又走了进来。
“陛下,刚才接到消息,东宫有人出去,是三殿下的贴身太监。”
“干什么去了?”
朱元璋手一顿,问道。
“不知道,已经派人跟去了。”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有消息马上禀报。”
他翻了翻手里的奏章,越发觉得没劲。
顺手丢在一边,拿起了另外一份。
是朱允熥的起居录。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初十四,皇孙熥召见凉国公蓝玉,打台球,做大宝剑,品快乐水。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五,皇孙熥造玻璃,乏,做大宝剑。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六,皇孙熥召见开国公常升,打台球,做大宝剑。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七……。
一系列下来,不是做大宝剑,就是打台球的。
“就知道玩,玩物丧志。”
老朱这是第二次看朱允熥的起居录了。
也不是第一次点评了。
但这些都不是他在意的。
在意的是朱允熥与蓝玉等人说的话。
几乎都是强调,兵权的重要性。
“这孙子还真是一条路走到黑啊,兵权兵权……。”
“难道他不知道,到头来治理天下的还是要靠文官?”
“难道他还想用武官治理天下不成?”
“异想天开!”
老朱哪怕再不愿承认,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治理天下,还真的只能靠文官。
“咱应该还能活几年,再看看这孙子吧。”
“看他能做成什么样子。”
“武官就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好,会伤到自个儿的。”
……
批阅奏章,不知不觉已经快天黑了。
朱元璋这才放下朱笔,感觉浑身疲惫的劲。
吃完饭后。
“二虎,那什么,给咱来个大宝剑。”
朱元璋吩咐道。
孙子送来的技师,正好是707.
昨天的手法,他体会了,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