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逆子休走,快来继承皇位! > 第十九章 科举主考官人选

大明:逆子休走,快来继承皇位! 第十九章 科举主考官人选(1/2)

朱元璋一声令下,恩科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

科举考试,其一就是准备考试的场所。

第二就是确定主考官,然后阅卷阅出几十个上乘文章。

最后由皇帝确定,前十的人选。

前三就是所谓状元、探花等。

最先完成的,自然是恩科考场。

正午,结束朝会的朱元璋。

带着太子和一众大臣,前来检阅建筑。

朱标抬头一望,国子监三个大字跃然其上。

多的不说,就这个大门,修的是十分的气派。

往上走的台阶,可供十多人齐肩并行。

大门外,可供七人齐肩并行。

就连大门,可至少可以供四人并肩进入。

仍不显拥挤。

这样的气派建筑,自然让朱元璋十分地欢喜。

“以后的学子,就要在这样的地方考试学习。

就像在龙宫一样,好,好啊。”

一旁的李善长捧哏道。

“陛下所言极是,这诸学子若从科举中脱颖而出。

乃是鲤鱼跃龙门,这也是应有之理。”

“嗯,说得对,进去看看。”

朱元璋点点头,领头走进了国子监。

门内,往里面望去。

又可以看见聚贤堂三个字。

含义是汇聚天下之贤才。

他转身看向朱标,“太子啊,这有多少年没进行过科举了。”

“大约二十多年吧。

自至正年间,科举早已名存实亡。

今个应是二十年来的头次科举。”

至正乃是元朝最后一代,是天下大乱的时期。

朱元璋等人,正是在这个时候,发家打天下。

这些都属于常识,每日朱标在东宫至少有三个时辰。

要被宋濂等人按住,学习这些东西。

而且是从头再来,无论之前教没教过。

现在一股脑的,全让朱标学习。

要不是他记忆力不错,几近过目不忘。

学完记下这些东西,少说也得四五个时辰。

当然,好处在于,朱标现在写的字,起码能拿出手了。

第一的恩科考场修建完毕。

那么第二件事,主考官的人选,也就该提上日程了。

“太子啊,恩科的主持人选如何?”

朱元璋看向了朱标,往日里的政务,太子皆有过问之权。

要不是现在年纪还小。

他说不得,就将所有的政务,都扔给太子了。

先让太子过目抉择,然后再呈上来,最后决断。

“礼部那边,推荐的刘伯温。

中书省这边,推荐的是宋濂。”

说着,朱标还望了一眼旁边的李善长。

“嗯。”

就在朱元璋抉择的时候,李善长轻轻咳嗽了两下。

中书省推举宋濂,并不意味着,他就会放弃这个荣誉。

主考官意义非凡。

当年的考上的所以进士,按照惯例都会将主考官称为座师。

有提携之恩。

文臣们不同武将,有着征战的经历,培养过命的交情。

同乡、同年进士,以及当年的座师。

都是区分派别的方式,其中以最后一种为重。

这些进士们抱团取暖,天然地就会聚集在座师的身边。

“嗯,善长啊。

咱听说在前朝,你在科举中名落孙山是吧。”

朱元璋当然不会忘了身边这位。

“禀陛下,当年臣确实没考上。

不过前朝昏聩,他们的恩科,臣也不在乎。

他们又懂什么?”

李善长的话里,透露出前朝昏暗的意思。

“没错,前朝识人不明,居然落下了你这位大才。

这样,这次的恩科主持总裁职位,就是你了!”

朱元璋思来想去,眼前的李善长是最合适的。

当然,对方还是要推辞一下。

“陛下,臣连个进士都不是。

怎能承担得起如此重任。”

“无妨,前朝有眼不识金镶玉,咱也要让天下人看看。

当年名落孙山之人,如今也可以主持科举。

这可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朱元璋笑着说道。

“臣,领命。”

目的达成的李善长,拱手接旨。

每次要上报人选,他都需要绕个弯子。

不讲自己真正中意的人选,放在表面。

而是摆出两三个,不怎么合适,不尽如人意的选项。

例如这次,名义推举宋濂,实则自己看上了这个职务。

朱标知晓,朱元璋自然也知晓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