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三国之我是公子刘琦 > 第三十八章 改迁金陵颁新政(求鲜..

三国之我是公子刘琦 第三十八章 改迁金陵颁新政(求鲜..(1/2)

几日后,刘琦正式将赵云介绍给了麾下诸将,只是任命还没有颁布。

又过数日,太史慈率领的军队也回到了曲阿城。

此次灭笮山,败山越,可谓是动作迅速,一气呵成。

军令的执行,行军速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也是刘琦特意对太史慈的要求。

他的能力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比刘琦想象的还要强,只是因为以前的刘繇不懂军事,很多时候还要过多地去干预将领的决策、训练,导致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的降低。

刘琦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如今乱世,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让这些优秀人才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当然,至于掌握兵权后会不会反叛,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汉朝时期,一般人还是比较讲仁义礼智信的,除了个别情况,大多数人是不会随随便便地去反叛的。

不像后世,毫无底线。

当然,随着今后的发展,刘琦也想过,通过一些方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存在,只是当前,并不需要过多地考虑这些。

进入七月份后,天气逐渐燥热了起来。

经过三四个月的扩建,秣陵城大了数倍。

由于刺史府颁布了一些新政策,除了官府在里边建了很多房舍之外,很多世家、商家得到刘琦故意传递的消息后,也是建了不少房舍。

整个秣陵城,俨然初步有了一座大城的气势。

之后,刘琦正式下令,通告辖区所有人员,扬州治所搬迁至秣陵,并且将秣陵改称为金陵。

至于金陵这个名字,刘琦也没和其他人商量,就自行决定了。

因为,他觉得这个名字是这座城池自古以来最美的名字。

麾下之人虽然不解其意,但是也没多想什么。

持续了将近半个月,整体的搬迁工作才算是结束。

接下来,刘琦打算在江东正式实施新政,以长沙实施的那套新政为基础进行延伸。

只是说出来后,武将倒是无所谓,文官系统却是掀起了不小的哗然。

江东的世家,不比别处,异常的强大顽固。

如今的吴郡、会稽本就被地方势力掌控,如果按照新政实施,就会逼着一些大世家联合反对势力联合对付刺史府。

这个情况刘琦很清楚,但是他有不同的想法。

在江东地区,自己的军事实力绝对是超一流的,而且,无论如何,自己都免不了和这些势力产生冲突。

既然如此,何不趁着这个机会,不说铲除,至少可以大大地削弱他们,逼着他们来找自己妥协。

这样,自己就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而不是主动就去妥协,如果是这样的话,不但增强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气焰,更主要的是会过早地使江东陷入内斗。

想想孙权,也算是有手段有能力的帝王,却始终陷于世家大族的权力争斗当中,这点远不如孙策。

如果当初孙策不死,至少世家不会像后来那般强大,主要权势全部掌握在四大世家的手里。

看着吵吵闹闹的定不下来,刘琦让诸人散去,只留下孙邵和华歆商议。

他想好了,既然定不下来,那就自己定好政策让他们去实行就好,有什么后果再去解决就是。

自己绝不会畏畏缩缩,向这些世家大族让步。

三日后,扬州刺史府向所有辖区颁布新政令,要求所有郡县立刻实施。

主要内容有:

一:颁布垦荒令,由各地郡县官员带头,查勘可用于开垦的土地,进行分配开荒。同时,对于金银铜铁等矿产也可以重点勘查,只需向府衙报备,按期缴纳税赋,既可开采。

二:颁布收容令,不论是其他地方搬迁逃难至江东的,还是本地山越等少数民族自动加入的,各地郡守官员都应该登记在册,视为扬州之民。各世家大族不得私匿人口,所收容的仆役等人也必须在各个官署进行登记造册,凡不遵此令者,皆以谋反论之。

三:兴修水利,各个郡县都要查勘上报辖区内的水利建设情况,及时进行修整,表面出现雨季洪水泛滥的情况。

四:废除江东不合理的苛捐杂税,所有税收都按照田亩数进行征收,恢复三十税一的征收方式。

五:江东境内,禁止土地兼并,官府设置专门机构,对收散的流民进行编辑入户,分配土地。

六:教化于民,由官府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向各地百姓教授科学的种植技术。

七:由专门的官府机构,以出租等方式向百姓提供耕牛、农具等,帮助百姓恢复农业生产,所有价格由刺史府统一制定,凡是敢私自定价的,一律以谋反处置。

八:鼓励工商业发展,凡是在江东开店,做生意的,一律给予优惠政策,并且涉及数量金额特别大的,可申请官府出兵护送。

九:在扬州境内,凡是发明新鲜事物的,不论是日常用的工具、器械,还是其他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及时到官府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