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武大郎 第七章 走在北宋街头(1/3)
今天正逢阳谷县城庙会,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赶会的,买东西的,游逛的,玩杂耍的,说书卖唱的,探亲访友的,你呼我喊,人声嘈杂。
主街两旁的各类商铺也算齐全,商品花样也可谓林林总总。还有小贩见缝插针地摆上了地摊,吃的喝的穿的玩的应有尽有。其规模大概相当于现在北方乡镇的农村集市。
看现在这个小城的庙会情状,就知道那时候北宋的经济并不坏,而且商品经济发展势头挺猛。
据史学家考证,宋徽宗大观四年,全国共有2000多万户,是北宋初年的5倍多。按每户5人计算,当时的人口约在1亿以上。
在天朝的古代,人口的多少,乃是反映社会是否稳定、生产是否发展、经济是否繁荣的一个综合指标。
可是从登基到被掳,徽宗仅仅在位25年,北宋就在他手里迅速阳痿并亡国了。这是为什么呢?
金莲走在前面,我肩背装满衣裳的包裹跟在后面,一边浏览着一边感慨着。
不一会儿,我感觉到不自在了,好像《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光着屁股走在大街上,逐渐称为人们关注议论的焦点。
迎面走来姑、嫂模样的两个女子。小姑子眼尖,扯扯嫂子的袖子:
“你看那个男人!”
“哪个男人?”
“对面来的这个,靠路南边的。”
“哎呀,老天爷呀,这是个啥怪物啊?”
嫂子的尖叫声立即引起行人的驻足观看,不明白的好奇地伸出脑袋打探。
金莲羞得小脸,像刚从染缸里捞出来的红布,扭着头瞪着眼张着嘴催我赶快走。
可我走迟了一步,一个铁塔一般粗黑的男人伸出蒲扇一般的大手有力地抓住了我的胳膊,吼着嗓子喊叫在后面紧跟慢赶的瘦猴一般的小个子男人:
“哥,快过来,咱爹说咱俩不像双胞胎,是一对怪胎,你看看这个人,才是怪胎呢!”
“嘿嘿,就是!你咋长得又矮又胖?”“瘦猴”在地上蹦跶着,伸出手指才戳在我的胸口。
“你眼瞎啊?我让你看他的头!你娘的,没见过这么笨蛋的人,我咋跟你睡一个娘肚子里了?”“黑塔”撇着大嘴巴满脸不屑与厌恶。
“你娘的!你敢骂我娘?我也骂你娘!”“瘦猴”咧着嘴,呲着牙,瞪着小眼,踮起脚尖指骂“黑塔”。
“奶奶的,赖得理你!”“黑塔”松开我,弯腰抱起“瘦猴”。
我急忙后退两步,看架势,他要让“瘦猴”骑在我肩膀上。
“看他的头,看他的脑袋!”“黑塔”又气又急“哇哇”大叫。
“哎呀,天呀!你是神啊!”
“瘦猴”的尖嘴猴腮几乎贴住了我的脑袋,尖利的嗓音刺激地周围的女子急忙捂住耳朵后退五步之外。
“这头咋又光又亮?哎呀,娘的,这是啥玩意?是长得还是剃得?是个桃?不!是个炊饼,对,就是个炊饼。”
“弟弟,好弟弟,我饿了,给我买个炊饼吃吧。咱去找武大郎去吧,咋两个庙会都不见他来买炊饼了?”
武大郎?炊饼?附近的一位老者粘着胡须沉吟片刻,突然抬起头,指着我,惊喜地大叫:武大郎!武大郎!你就是武大郎!
他又转过身,双手举向众人,又兴奋又骄傲地说:我认出来了,我认出来了,他就是武大郎!
那神情,那份激动,那份狂喜,酷似科研成功后的教授,成就感满满。
“你娘的,我让你眼瞎,我让你眼瞎!”不知什么时候,“瘦猴”不知从哪里找来半截木棍,抡起来猛打“黑塔”。
“奶奶的,你打我干吗?”“黑塔”伸臂搂抱住“瘦猴”。
“谁让你有眼无珠,胡说八道?要不是看在你没骂我娘的份上,回家我也得打你。我问你,他是妖怪吗?”
“不是。他是大郎,是人。”
“是人吗?”“瘦猴”抬手又敲了“黑塔”一棍子,翻着白眼珠,满脸不屑与厌恶地看着“黑塔:“你不仅眼瞎,还没脑子?”
“不是人是啥?”“黑塔”很不服气。
“他是天神啊!不是刚从天上剃头下来吗?你看看他,好好看看,像谁?”
“瘦猴”捏着下巴转着圈想,“黑塔”噘着嘴蹲在地上想。
我扭头看金莲不远不近地站在那里等我,一脸无奈与焦急。包袱还在我肩膀上呢。也许她也担心我。
既然大家已经认出我,我也没必要遮掩了,何况我以后还要在这里生活居住,也许还要买炊饼。
我跨前一步,冲众人抱抱拳,朗声道:“各位街坊邻居,我是武大郎。前几天得了一场病,只是在家昏迷了几天,但又活过来了。从明天开始,我会继续买炊饼,请大家多多关照。今后谁有困难,只要招呼我一声,我一定尽心尽力,绝不推辞。”
“呵呵!俺瘦猴知道了,他是天蓬元帅下凡!他不是病了,是上天受封去了,他头顶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