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玄幻 > 我不是武大郎 > 第二十一章 欲说还休心中事

我不是武大郎 第二十一章 欲说还休心中事(1/3)

读过《水许传》的读者,都知道蔡京、高俅、童贯是书里的“三大奸臣”。

对于北宋的灭亡,他们谁也脱不了干系。特别是丞相蔡京,首当其冲要负有主要责任。

与高俅相比,蔡京出身官宦之家,还是文艺青年,才华横溢。其四岁时能背诵《岳阳楼记》。书法、诗词、文章样样精通。

蔡京的仕途始于熙宁三年。

一开始蔡京给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当秘书。后来苏轼被贬官时把他推荐给了王诜。王诜是皇帝英宗的女婿,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

神宗即位后,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任用王安石为参政执事,启动熙宁变法,对宋朝的经济、军事及教育科举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达到富国强兵、革除弊政的目的。

蔡京感觉机会来了,积极参与变法,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

但工于心计的他决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他脚踏两家船,混迹于新旧两党之间。两边都很吃得开。

王安石的新法推行了将近十五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财政收入,稳定了北宋的统治。

但新法因抑制富豪阶级而遭到官僚等上层阶级的激烈反对。

同时,王安石因急功近利,提拔、使用了一批贪官、小人来推行新法,结果使本应造福于民的新法成为祸害百姓之法。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仅二十五岁的哲宗病逝。哲宗无子嗣。在神宗皇后向氏的帮助下,神宗第十一子赵佶继承皇位,是为徽宗。

徽宗登基之初,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大事”。

她早就反对新法,于是变法派蔡京等被贬出朝。

徽宗亲政以后,改年号为崇宁,表示要崇法熙宁。

徽宗的艺术天赋颇高,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广泛涉猎。毫不夸张地说,他在书画方面的艺术造诣是历代所有皇帝望尘莫及的。

但他在政治上确实昏庸无能。

被贬的蔡京乘机勾结宦官、后宫,得以顺利重返朝廷。

在朝廷上,蔡京擅于投机取巧,极尽阿谀奉承之能,博取了徽宗的信任和宠幸。

蔡京不久出任了丞相。

出任丞相不久,在徽宗的支持下,蔡京将哲宗元祐年间参与主持朝政的司马光、苏东坡等三百零九人扣上“元祐奸党”的帽子,在全国竖碑,警示全国。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一代大文豪苏轼暴病,瘴毒大作,卒于常州。享年66岁。

在苏轼去世后的第二年,蔡京等又煽动徽宗下令:天下碑碣榜额,系苏东坡书撰者,并一例除毁。

尔后,宋徽宗又下了一道更严重的命令:凡印有苏轼书法、诗文的书籍等,片纸只字,焚毁勿存。

而苏东坡对蔡京是有提携推荐之恩的。在这三百零九人中,还包括了与蔡京意见不合的变法派。

德政不修,天降灾祸。

公元1106年,宋徽宗崇宁五年正月的一天。

这一天早晨,天空中的东南方突然出现了一道明亮的彗星,迅速地接近太阳,紧接着一道闪电,击在东京汴梁大内皇宫文德殿的东墙。

“官家,官家,启禀官家,文德殿的元佑党碑刚才被雷劈成两半了。”

内侍急匆匆地从殿外跑了进来。徽宗大惊失色。

徽宗认为这是上天降罪于他,当天深夜派人悄悄地把宫内的元佑党籍碑毁掉了。

从此,蔡京、童贯、高俅等在徽宗统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掌控朝政。

在经济方面,蔡京以“不患无财,患不能理财”为借口,竭力搜刮财富。经过多次变革茶盐钞法等,朝廷获得了丰厚的财政收入,但普通百姓的负担大大加重,整个社会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在军事上,他先与童贯、后与高俅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喜欢搞花架子,哄皇帝高兴;私下里妒贤嫉能,诬蔑陷害,把禁军当成了自家剪除异己的工具。

“你在想什么?”

蔡婉儿突然勒住缰绳,回头看我。

“没想什么。还有多远?”

我心想:想你爹了。能说给你听吗?(求鲜花)

“你说,宋辽两国在真宗时签订澶渊之盟,和平相处已有百余年。为什么最近边境却紧张起来?”

蔡婉儿所答非所问地望着远方。

“这事你得回家问你父亲丞相大人啊。”

其实在大学读书时,我看过几本不同版本的《宋史》,对这一段的历史还是比较熟悉的。

“还有,我父亲以前与童贯大人的关系可好了,两人在商议朝廷之事时经常不谋而合,可现在却因边境问题时常发生争执。”

我突然发现,蔡婉儿可不仅是江湖儿女,还是官宦之女,对边境问题也很用心。

我更纳闷:她怎么主动给我说这些事情?

我在她眼里,可是又傻又丑的武大郎哦。

“朝廷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